全国首创,无体外循环、无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的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近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成功完成。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2月21日,记者就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等读者关心的话题,专访泰心医院院长、国内首家心室辅助装置技术应用培训基地领衔专家刘晓程。
刘晓程介绍,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泵,持续把富有营养和氧气的血液泵出,通过动脉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心脏,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没有足够力量泵血,其输出的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求,同时也使亟待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的静脉血在全身瘀滞,造成全身浮肿。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因此治疗心衰被称为“战胜心脏病最后的战场”。在心衰初期,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但如果发展到终末期心衰时,药物治疗则如杯水车薪。此时就需要人工心脏辅助或者心脏移植。
“人工心脏相当于一个血泵、助手,与患者自身的心脏并联,按需承担心室射血功能,将血液泵入动脉系统,起到部分甚至全部替代心脏做功的作用,从而挽救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刘晓程说。
关于“运动会不会让植入心脏掉下来?”刘晓程表示,人工心脏并不是简单地放在身体里的,手术时,医生会通过在心脏打孔、缝合等规范严谨的操作,确保人工心脏稳稳地固定在患者体内。
人工心脏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要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使人体在承受6个G的重力加速度的极限状态下,人工心脏的转子仍能稳稳地悬浮打血。因此,植入人工心脏后,不仅能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较和缓的运动,也可以参加游泳、登山等锻炼耐久力的有氧运动。
只是不建议快速短跑这些迅速增加心率的无氧运动。在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确保足够的回心血量很有必要。
刘晓程说,全国首例接受纯国产人工心脏“火箭心”植入的马先生,迄今已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健康地生活了4年多,并成功地登上过三山五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