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人民财评:楚天“支点”辐周边,凝聚合力抬“牛肚”
——“2025经济大省怎么干”系列评论(7)
林雨泽
开春即开工。抢开局、抓先机,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共识。问题是,如何干、怎么办?
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北召开“新春第一会”,主题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其他省份聚焦本地区“强身健体”不同,湖北在强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之余,深刻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务,着眼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作为九省通衢,湖北承东启西、联南通北,位置险要、优势突出。有专家就此提出一个“牛肚子”理论,说的是发展不仅要会拉“牛鼻子”、能扯“牛尾巴”,还得善抬“牛肚子”。这对处于中部地区“牛肚子”位置的湖北而言,具有非常深刻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经济大省,要有大担当、大责任。具体到湖北,何谓“支点”?
首先得有底气和实力,能担得起担子、挑得住大梁。
2024年,湖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7位。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势头上,都“领跑主赛道,在中部地区是打头的”。
光有经济实力还不行,关键还得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能不能开拓进取?在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上,能不能奋发有为?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能不能担当使命?可以说,摆在湖北面前的,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多的期待。
其次要有牵引和拉动,不追求“一骑绝尘”,而要着眼“齐头并进”。
湖北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城市优势,拥有光谷等创新资源富集地,具备更为突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特别是近些年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优势产业。
这就意味着,既要“谋一域”,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也要“谋全局”,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再者要有本领和能力,“跳起摸高”的同时,还得脚踏实地。
湖北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左右,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提法也很清醒:“与我省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匹配的,在经济大省、中部地区都是靠前的,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
说一千、道一万,抓紧干是关键。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湖北对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明确要求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目标既定,就要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精气神,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入手,努力干、务实干、加油干。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殷殷期许,快马加鞭。极目楚天舒,奋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