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宇
《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冀小斌著彭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宋中后期,改革与维稳成为主旋律,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掀起了最大的改革——熙宁变法。历史青睐于改革者,无论他们成与败,似乎这段时期的历史就是围绕着他们而展开的,他们与“新”“大胆”“年轻”“富有活力”这些词语相关联,与之相反的则是“旧”“迂腐”“顽固的”“既得利益者”等听上去较为负面的词语。
许多历史学家通过改革者的政治生涯来研究这段历史,但很少有学者关注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在保守派中政治家司马光是极为典型的人物。他相较于其他投机政治家不同,他可能是个纯粹的保守派,保守主义的思想是深深刻在他脑中的,他用一生在实践保守主义的历史智慧。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冀小斌就以司马光为视角,用《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来审视北宋时期的政治生态。
冀小斌看来,司马光的保守主义有两个最典型的特征:对过往积累下来的智慧的尊崇和对过往成果的珍惜。这两个特征让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有着普遍的一致性。保守主义的理论是,既然过去的智慧如此的博大精深,今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甚至超越它,那过去做不成的改革今人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成,这无非是自大而已。而对过往成果的珍惜,也让司马光对改革持慎重态度,从司马光的政治思想中看,他绝对不是反对改革的人,而是秉持着保守主义观的改革思想。
司马光的改革其实还是建立在历史、古人的改革经验基础之上,是用古人的成功经验指导现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于生产力的理解司马光就是基于传统思想,即总体资源是有限的,生产力大幅提升是困难的,这些资源统治者和人民都需要,那必然会产生竞争,统治者多了人民就会少。因此利民的最好方式,就是统治者在思想、制度上约束自己起到表率,勤俭节约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减少自己的占有,这样才能减轻人民的负担。而王安石所谓的通过制度刺激民间生产力,在司马光看来这不是折腾老百姓么,通过老百姓多干来增加资源,到头来伤害的还是百姓。司马光对事物的理解本质是建立在对古人价值观的推崇中,而他也是深刻认同这种思维的,只有深入这种思维中人们才能看清司马光。所谓的新党旧党,哪种政治好哪种政治坏,从来不是司马光理解北宋政治的角度,正因为他理解领略过古人对政治的美好蓝图,对于古人智慧的尊重与守护才是他的行为逻辑,古人公认好的东西一定会实现古人心中的美好,今人既然达不到古人的成就,我们只需要按照古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对待国家事务,他关注的是和平安定,宋朝获得了前代从未有过的长时期的和平与稳定,这点司马光相当认同,在一篇题为《保业》的上书中他就陈述了这一思想。因此,他认为捍卫这一成就的措施就是对既往的认可以及对先人的尊敬,尤其是从古流传到今日的维护和平与稳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观,更是维系现今和平繁荣的重点。这让司马光对于等级秩序和“礼”极为重视,因为这关系到的不是眼前的利益和权力分配,而是长久的稳定与和平,所以司马光的保守主义也表现得像一个道德卫士,严苛冷酷,这正是他坚信捍卫的秩序,能够保持来之不易的安定。而真正能决定这种安定的秩序的只有秩序中的最高点——皇帝,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写被称为“帝王教科书”的《资治通鉴》,只有帝王能够明白秩序、礼仪的长久利益,才能真正维护好这套秩序。
书中在阐述司马光的思想时,多列举《资治通鉴》中的例子,试图通过这部司马光的心血巨著来反映他的思想和价值观。熙宁二年(1069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司马光与宋神宗讨论了《资治通鉴》中他对曹参的总结。曹参在政治上最为出名的就是“萧规曹随”,拒绝对汉高祖及萧何建立的机构和政策做出任何改变。曹参的理由很简单,汉惠帝比不上汉高祖,他自己也比不上萧何,前人创建的制度后人遵守就能保证长治久安。当然,对这种观点的推崇,宋神宗似乎不认可,他表达了对于保守主义的怀疑:“使汉常守萧何之法,久而不变,可乎?”
如果我们把司马光看成是个“老顽固”,也是冤枉了他。他虽然固守保守主义,但并非是固执地追求不变忽略现实情况,反而司马光非常注重现实的发展,他不同意大改革,但不拒绝小调整。他曾经给宋神宗上书批评王安石的变法:“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正因为北宋在旧有的基础上创造了历史上少见的和平,司马光并不认为需要大刀阔斧地对现状进行调整,司马光的保守主义与他父亲司马池不同,并非是坚守某一种信念,而是在一种理论逻辑中对现状的观察和理解。
宋太宗之后政治方向就转向了保守,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安排整体体现了保守主义的影响。例如,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的扩大、文官制度的推行等,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员的权力,防止了地方割据和军阀势力的崛起,从而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一。综上这些影响和所谓的“传统”,我们都能从司马光的身上看到,看到环境与个人的交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