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芭蕾舞艺术家谭元元担任艺术总监的舞剧《白蛇》焕新出发,在苏州狮山大剧院开启预演。历时两年打磨,舞剧《白蛇》凭借全面升级的编排、音乐、舞美及海内外一流演员阵容,为观众呈现一场东方美学盛宴。
“如果说19岁演《天鹅湖》,23岁演《吉赛尔》,35岁演《小美人鱼》是我舞蹈生涯的三个重要节点,那么《白蛇》就是第四个,这是一段不断进化、创意闪耀的旅程,让我们都遇见了更加理想状态的自我。”谭元元说。
舞剧《白蛇》修改提高版将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正式登陆上海大剧院,计划于7月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举行海外首演,让世界看到具有中国气质的东方舞台美学。
两重空间交错虚实,赋予传统新生
白蛇传说历久弥新,不同版本的主题和主角形象映射着时代观念的变迁。而当说故事的人成为当代的女性创作者,导演周可、编剧罗周不禁发问:“曾经困住‘白蛇’的那座雷峰塔是不是真的倒掉了?有没有换成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在舞剧《白蛇》的答卷中,传统线性叙事被打破,爱情也不再是单一的母题。甫一开场,多媒体投影出的雷峰塔线条散落重组为顶天立地的超市货架,主角“妻子”与一众采购的女性整齐地游走于货架构筑的牢笼,也被困于相似的身份和社会期待之中。
灵动的青衣女子倏尔出现,引诱着妻子脱离被规定的行动轨迹,觉察幸福生活表象下被压抑的真实内心。场景变换到家中,方正的矩形构成房间与家具的形状,似是无处不在的“规范”。妻子的异常引来丈夫的担忧,被送至心理医生处治疗。借助催眠手段,心理医生进入妻子的潜意识,人们熟知的白蛇传故事,便在这里展开。
两个空间,古今相映,虚实相生。现代妻子与白素贞象征被社会规训的温柔贤淑形象,丈夫与许仙则形成亲密关系中男性角色的生动互文,法海与心理医生都是秩序的守护者,小青则代表未被驯化的原始欲望与反叛精神,亦是妻子心中那个承载着原始天真和欲望的“本我”。
传统故事中,白素贞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殃及百姓,自己也被压在雷峰塔下。而在舞剧《白蛇》中,创作者们改写了原本的结局,白素贞在一次次“斗法”和抉择中成长,突破了成为人间贤妻良母的唯一结局,拥抱小青,也拥抱真我,打破那口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大钟,也反过来破除了陈规。
映照于现实空间,妻子发觉身边的一切都开始“不对劲”,成为他人眼中的“患者”,所谓的“自我觉醒”才有了可能。这似乎不仅是女性,也是当代人挣扎在多重社会身份和亲密关系中的共同困境。现代故事最终如何结局?舞剧留下了解读的留白。
旧雨新知舞台齐聚,多舞种碰出火花
《白蛇》在舞蹈编排上实现跨舞种的“无界对话”,以舞蹈语汇外化角色内核与叙事张力。芭蕾舞的严谨规范被赋予“妻子/白素贞”与“丈夫/许仙”,足尖鞋的束缚与芭蕾技巧的克制优雅,不仅生动展现社会对现代女性“贤淑典范”的规训,也仿佛现代婚姻中隐形的精神枷锁。
而“小青”与“法海/心理医生”的古典舞身韵,则展现圆融流畅的别样魅力。小青的灵动水袖与自由跳跃,是对抗规训的生命力外化;法海大开大合的舞蹈强化其力量感与掌控欲,也赋予青法二人的斗法场面别样看点。
青年编舞家王培先加盟此轮创排,以其独特的细腻风格加持舞蹈语言的叙事转码,现代舞元素的注入,使得舞种碰撞超越了简单的形式叠加,而是在碰撞中构建了“传统与现代”“束缚与自由”的隐喻体系,使得独属于《白蛇》的美学风格愈发鲜明。
苏州预演场,全新卡司“巳意”惊喜亮相,携乙巳祥瑞再谱新篇。海外明星华人芭蕾舞者——美国辛辛那提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刘思睿、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孙佳勇搭档出演“白素贞/妻子”与“许仙/丈夫”,以一流的足尖技巧和绝佳的情感共鸣,演绎穿越古今的爱与痛;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王念慈、苏海陆,戏外伉俪演绎“小青”与“法海/心理医生”这对宿敌,展现亮眼的戏剧张力。同样倾情献演的还有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们,他们以细腻灵动的肢体语言,为本剧铺陈开极具东方美学意蕴的群舞画面。
在一周后上海站的演出中,老朋友“水月”组也将与“巳意”组交替上场。“白素贞/妻子”——辽宁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敖定雯、“小青”——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谭一梅、“法海/心理医生”——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宋雨三位老卡司将再度合作,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张晋浩搭档出演“许仙/丈夫”一角,期待他们再现流畅如“水”的舞步、皎洁似“月”的演绎。
传统IP创新转码,东方舞台再启国际对话
舞剧《白蛇》共分“梦蛇”“化蛇”两幕,以惊蛰、谷雨、芒种、端午、中秋等节气和佳节命名分幕场次,暗合角色命运起伏,赋予舞剧东方自然哲学的厚重质感。舞台上,视觉与听觉语汇无不融汇古今,环环相扣,以“东方舞台美学”为核心,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世界性艺术语言。
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残奥会闭幕式灯光设计萧丽河、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组成舞美“梦之队”,超越对《白蛇传》传统场景的设置,以“大钟”“方圆”等极具象征意味的视觉符号呈现空间变换和角色内心。
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继续担纲整部舞剧的音乐创作。他以“节气”为灵感,为音乐注入大自然的节律。在人物表现上,许忠以风格化的音乐烘托人物性格:例如心理医生出场时,背景音乐隐含“滴答滴答”之声,呼应其“催眠”情节;切换到法海身份,音乐则融以佛法音乐元素,增强观众对其身份的记忆点。传统民乐与西洋乐器、电子音效对话,观众听觉亦随着故事起承转合变奏交响。
服装造型设计大可是90后新锐设计师,她以手工代替机器,致力于给舞台服装以高定秀场的高级质感,又帮助舞蹈演员达成最舒适的表演状态。以“妻子/白素贞”的四套服装为例,她以蛇鳞纹理为灵感,结合现代剪裁与古典刺绣,外化了“妻子”与“白素贞”一人两角的性格差异;同时还手染60多种深浅交织的绿色,赋予小青梦幻的灵动感,给观众留下惊艳的视觉体验。
文丨记者何晶
图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