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老实了!不敢贷款,杠杆率咋办?

新浪财经 2025-02-23 22:31:12

居民部门的存款与贷款规模变化,体现大家如何看待“钱”这件大事!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重要指标:贷款、贷存比、杠杆率。从中可以发现,当前老百姓对存钱、花钱、投资的心态。

居民贷款增速,创历史新低

居民部门贷款,分为消费贷和经营贷,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其中,个人房贷是大头,属于消费贷和中长期贷款。2017年,全国居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超过20%,其后进入下行通道,今年1月降至2.7%,创历史最低值。

2024年,全国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但居民贷款增速却只有3%左右,这说明老百姓在贷款方面的活跃度低于总体经济活跃度。当然,也可能还有另外一个隐含因素:统计局的经济增速可能存在高估。这一变化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房地产市场调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变化趋势背后的三点原因:

一是房地产市场降温:居民部门贷款中,房贷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房住不炒”定位的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居民购房意愿下降,房贷需求也随之减少,导致居民部门贷款增速放缓。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也抑制了居民的贷款需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负债,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三是政策调控影响:为防范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居民部门贷款的监管,提高了贷款门槛,抑制了部分不合理的贷款需求。这主要体现在2018-2021年。

居民贷存比降至52%,日子越过越小心

居民部门的贷款余额,除以存款余额,就是贷存比。这一指标,用来衡量老百姓更愿意贷款,还是更愿意存款。

2022年之前,全国居民贷存比,总体呈上升态势,也就是说贷款规模增速高于存款规模,反映出老百姓更倾向于花钱、投资,而且是从银行借钱,来消费与投资,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贷款买房!2021年,贷存比最高达到68.8%,其后便持续下滑,今年1月降至52.8%!基本上回到了2017年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全国二手房价格,也已回到了2017年水平。

由此可见,贷存比与房价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总体来看,2022年以来,老百姓更倾向于存钱了,花钱意愿降低,尤其是贷款花钱的意愿大幅下滑。

因此,要想经济稳增长,房地产止跌回稳,首先需要提振大家的收入和消费信心,不要再大量存款了,要舍得花钱、敢于花钱、勇于贷款花钱!

居民杠杆率涨不动了,但也没下降

居民部门杠杆率,是拿全国居民负债(贷款)额,除以全国GDP,与负债率内涵相近。2021年之前,全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也就是说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反映出老百姓更倾向于从银行借钱来消费与投资,这一行为方式拉动了经济增速,尤其是贷款买房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然而,从2021年开始,全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开始横盘,在62%左右盘整,涨不动,也降不了,呈现上下两难的局面。

究其原因,一方面楼市持续降温,全国住宅成交金额出现明显下降,与之相适应的个人房贷新增量也下降了不少,但存量房贷余额(也就是水池子)仍在增长,只是增速明显下滑了(见本文第一张图)。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也在下滑。也就是杠杆率的分子端和分母端,都出现了增速下滑,于是这个杠杆率就变成了横盘格局,今年1月,全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1.7%,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

问题的关键是,2015-2020年,图中的上升斜率太高,杠杆加得太快、太猛,滋生了房价泡沫。

总体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是经济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未来,需要密切关注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看完上面三个指标,我们大概能够认清形势,过去三年左右,全国民众经历了显著的贷款收缩过程,至今仍谨小慎微,多存钱,少贷款。

期望,2025年,这一难熬下行进程,会迎来企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