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有商有量聚合力 健全平台提效力——深圳政协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见闻》的报道。
曾经活动空间小、停车难、路面坑洼不平的深圳市罗湖区文华社区,如今面貌一新,宽敞的跑道、美观的绿化和完善的体育设施,让居民幸福感大为提升。变化的背后,是深圳市政协“身边事好商量”机制的多次调研协商、持续关注。
记者在深圳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深圳市政协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推进61场“身边事好商量”协商活动、倾情办好暖心事,建强管好用活242个政协委员工作站、拓展履职空间,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有商有量,拾遗补缺”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文华社区,不少住宅建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少有设计地下停车位,部分居民占用消防通道停车,设施老旧、通行困难、空间逼仄等问题,有时让人走路“难以下脚”。
深圳市政协委员、淘金山小学校长邓少勇说,在了解到相关问题后,市政协将其纳入“身边事好商量”机制,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协调有关部门推进。
说服居民挪车、解决占用消防通道的安全隐患,联系周边写字楼、商场提供夜间停车“潮汐车位”,增加老人小孩的活动空间、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如今,社区公园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落地面,老人散步下棋,妈妈推车“遛娃”,周边青年不时拍照“打卡”。
“基层治理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现象,一些‘疑难杂症’单靠某个部门难以解决。”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说,政协懂协商、善协商,“身边事好商量”协商机制增加了基层治理“拾遗补缺”的“柔性力量”。
多界别、多部门、多层级,凝聚多元化协商主体。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工作处处长雷蓓说,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周边人车混杂、道路狭窄、存有风险,2024年市政协多次组织调研座谈,还邀请学校、学生、周边居民代表等利益主体,以及交警、规划和自然资源、城管、街道等部门,矛盾风险得到化解。
走进去、请进来、联起来,扎实做好协商调研。深圳市政协委员潘争艳说,布澜路是连接深圳服装、珠宝等产业的要道,长期拥堵,市政协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充分了解周边企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有关部门正积极推进综合治理。
为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打造170米的校外风雨连廊,在深圳湾公园增加多个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和无障碍停车位,在梅林街道社区试点引入智能化24小时厨余垃圾投放设施……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深圳市政协已组织18场“身边事好商量”,近年来累计推进61场“身边事好商量”,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贯通,推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健全平台,架起桥梁”
《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支持地方政协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开展委员联系基层群众工作。
近年来,深圳市政协在全市各区建设“委员工作站”,以此延伸委员履职触角、拓展履职渠道、畅通联系途径。
在深圳市龙岗区政协龙城街道委员工作站,龙岗区政协委员张晓松说,龙城街道大运学校本有两个出入口,但学校投入使用后,一个出入口与公交站存有重叠、安全隐患较大。
政协委员工作站随后组织调研,与交警、规划与自然资源、城管等反复沟通,从2024年3月至6月召开7次现场会,最终研究并实施了开工建设侧门的方案,并最终于2024年9月投入使用,减少了安全隐患,也方便了老师学生。
界别群众在哪里,履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我们把委员工作站建在青年广场,就是要将联系服务青年群众的主阵地,扎根到青年活动的主要场所。”深圳市政协委员、团深圳市委副书记饶一鸣说,共青团、青联界别联组委员工作站在2024年定期举办新业态从业青年集体生日会,组织开展“政协委员与网络新媒体青年”面对面交流等,搭建相互交流、接收资讯、反馈问题的平台。
“截至2025年1月,深圳已有242个‘委员工作站’,涵盖深圳市政协32个界别,覆盖深圳10个区及深汕特别合作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体系,拓展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深圳市政协联络工作委副主任王外平说。
记者了解到,2024年11月深圳市政协出台了委员工作站工作办法,计划开展星级委员工作站评价,探索“一站一品牌”“一站一特色”等,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努力把委员工作站打造成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好用载体。
“凝聚共识,汇集合力”
如何推动深圳加快建设?怎样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工智能对社会文化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让深圳实现“公园自由”……
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立足深圳发展与改革,深圳市政协开展协商平台“深聊会”活动,仅2024年就举办55场,近年来累计举办261场,就前瞻性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问题深入探讨、积极建言,推进深度协商互动、促进意见充分表达、实现广泛凝聚共识。
深圳市政协委员高洁对一场有关露营经济的“深聊会”记忆尤深。“专家、户外爱好者、经营主体负责人、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各抒己见,但同时也碰撞了观点,凝聚了共识,提出了建议。”高洁说,比如“鼓励公园管理单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提供智慧导览、智慧停车、电子导航与定位等智慧游园服务”等,就被吸纳到将于2025年5月正式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
“‘深聊会’的深,既是深圳的深,也是深度的深。”深圳市政协委员姜华说,一些话题比如城市电动车的治理,短期内可能面临复杂情况,需要大家把观点讲出来、把问题抛出来、可行方案议出来,才能有利于抽丝剥茧、推动解决。
深圳市政协还搭建“委员议事厅”平台,以政协委员为主体,反映界别群众建议,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平台优化、资源整合,深圳市政协打造“深i政协”委员履职服务App,以“数字政协”建设拓展提案公开和线索征集功能,为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开辟新渠道。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过程中,深圳市政协的相关工作也在先行示范。”深圳市政协委员杨高宇说,随着机制完善、平台健全,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也在提升,更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民生改善。
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说,深圳市政协将搭建更多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