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快灵”立法促泉域保护

新黄河 2025-02-24 10:56:07

何为“小快灵”立法方式?切口小,立法快,效果灵——这种因地制宜、针对性强的立法方式是基层探索以立法解决痛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千泉之省”山西,以“小快灵”立法促进泉域保护的实践已在各地铺开,取得实效。

“多年了,盼的就是把泉水能打开(复涌)。”在2025年1月20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聚焦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再现喷涌的节目中,一位太原市民高兴地说。

山西有19座岩溶大泉,11个市中有7个主要供水水源为泉域地下水。1997年,《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出台,这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专门针对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2022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对条例的修订。修订后的条例细化了保护措施,规定在泉域保护范围内,控制孔隙裂隙地下水和岩溶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限制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的建设项目;以泉域水资源为灌溉水源的地区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对破坏岩溶地下水系统、危及岩溶地下水续存的采矿活动实行限采、停采或封闭矿井等措施。

“省级层面的立法,聚焦于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上位法精神,着眼于解决山西地下水超采问题,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强化了对泉域保护范围内的管控,突出泉域水资源补给恢复、集约利用和文化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立法精准化水平。”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杜咏梅说。

在省级带动下,各市纷纷立足实际,加快立法步伐。近年来,在山西省水利厅指导下,临汾市出台《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运城市出台《古堆泉水资源保护条例》,长治市完成《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修改。当前,朔州市正在修改《神头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市级层面立法要条文精炼,立法高效,方式灵活。”杜咏梅说,临汾市的条例共26条,运城市条例共19条,立法均在一年内完成。太原市出台《晋祠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后,2024年编制完成《兰村泉域保护规划》《晋祠泉域保护规划》。

在强大的法治保障和系统治理下,山西护泉取得实效。三晋名泉晋祠泉曾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断流。山西省、太原市历届党委、政府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要求,接续努力,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省水利厅联合太原市政府发布《晋祠泉复流实施方案》,实施“晋泉十条”复流措施,综合采取节、关、补、限、管等方式,推动泉水复涌。2023年5月,晋祠泉实现首次出流,2024年底监测水位高于泉口超1米,标志着山西省重点泉域保护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重大成果。

0 阅读:3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