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逐梦亚冬精彩绽放,“尔滨”之约不负众望!2025年2月,“冰灯启梦”完成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亚冬会。
冰雪欢歌余音回响,龙头新闻今起推出“亚冬追光”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一一盘点、深深铭记。
冰雪欢歌余音回响,“雪韵丁香”主火炬塔灿然盛放的亚冬圣火依然难忘!
盛况空前,好评如潮。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冰雪健儿相聚冰城,共同见证亚洲冰雪运动的史诗级时刻。中国队战绩辉煌,以32金27银26铜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创造亚冬会历史参赛最好成绩。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哈尔滨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冬会,为世界呈现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冰雪体育盛会,创造了筹办时间最短、场馆利旧率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并奉献了一场极美、极燃、极暖的开幕式,得到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和各方高度赞誉。
开幕式演出激动人心
哈尔滨完成最成功的一届亚冬会,不仅彰显了体育精神的辉煌绽放,也是对高质量发展理念与民生福祉提升的有力印证,同时生动展现了黑龙江省牢记嘱托、拼搏奋进,加快建设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推动“冰天雪地”加速变成“金山银山”的担当作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引领的实践伟力。
“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亚冬会“朋友圈”史上最大
亚冬会既是冰雪运动的盛会,也蕴含着更丰富的意义。2月7日中午,在亚冬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本届亚冬会的主题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纷飞的雪花千姿百态,不同文明也各具风采。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我们要推动彼此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演绎亚洲人民一家亲
回首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时,只有17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时隔29年,哈尔滨再次点燃亚冬之火,由此成为中国首个“双亚冬之城”,成功组织了历届亚冬会阵容最为庞大的“朋友圈”,无论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还是运动员人数,均创亚冬会历史之最。其中来自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的冰雪运动健儿更上演了亚冬会首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等人都对开幕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展现了亚洲冰雪运动的新高度,是亚洲最具创意的超级会客厅。
可以说,本届亚冬会为全球贡献了“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哈尔滨样本”。
哈尔滨成为开放共享的纽带。从开幕式上的“冰灯启梦”到惜惜作别时的“春暖亚细亚”,“尔滨式浪漫”通过亚冬会窗口迸发出惊艳的火花;从“亚冬会上闹元宵”、非遗作品展到“城市侧”采风活动,中外嘉宾和媒体记者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切体悟龙江魅力的独特韵味;哈尔滨通过80多种语言和伴随式直播特别节目等形式向全球传播亚冬声音,亚冬会这一国际舞台也为龙江冰雪文化提供了全球化表达的契机。
开幕式演绎冰雪运动的乐趣
正如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穆萨拉姆赞誉的,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照亮了亚洲体育发展的又一段征程。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胜利,更是亚洲团结、和平与友谊的生动见证,为亚洲体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哈尔滨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发展,在他的关心和推动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
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的亚冬元素吸引了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早在2014年2月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交流时就表达了对中国冰雪运动的期待,“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2019年1月,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表示,普及冰雪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日标也是契合的。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照入现实,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遗产成果。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则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承上启下,推动冰雪经济的优化和升级,为亚洲各国和地区学习中国冰雪发展经验奉献了“哈尔滨样本”。
伊春冰雪龙舟
作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和中国冰雪运动的摇篮,黑龙江冰雪运动的群众参与度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一体推进,持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全省学生冬季运动会等独具特色的群众性冰雪活动。全省建设了774所冰雪体育特色学校,冰雪运动从孩子抓起,冰雪运动的种子扎根校园,让更多孩子在冰场、雪道上闪亮发光。比如本届亚冬会的冰壶赛场,就是由哈尔滨平房区南城第一小学冰球馆改建而成的,这是全国第一座小学校园里的冰球馆,原本是学生和业余选手们的冰球训练场地。
孩子们踢雪地足球
作为全国冬季体育项目的“领头雁”和冰雪运动员第一输出省,黑龙江培养了一大批冰壶、冰球、滑雪、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专业冰雪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冰雪体育成绩斐然。哈尔滨、七台河,两座“奥运冠军之城”持续书写着新时代的冰雪故事;齐齐哈尔的冰球,牡丹江的速度滑冰,七台河的短道速滑,鸡西的越野滑雪,鹤岗的高山滑雪,每一座冰雪城市都有着亮眼的冰雪体育名片;黑龙江举办过多项冰上、雪上世界级大赛,“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在举办重大赛事上更是积累了独特优势,仅亚布力滑雪场就承办过国际级赛事25次、国家级赛事350余次,是中国竞技滑雪运动的摇篮,被誉为“中国雪之门”。
亚布力激情滑雪
本届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在冰雪大世界火热上演的这场时代焕风华的冰雪嘉年华,恰是当前活泼孩童、朝气青年、鹤发老叟全都赏冰乐雪的生动现场,是‘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黑龙江省驰而不息推动建设体育强省,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扎实作出龙江贡献。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焕新加速度
办好第九届亚冬会是黑龙江省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实际行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特别强调,“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游客在融创雪世界内滑雪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作为振兴发展切入点和突破口,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旅游度假胜地、冰雪经济高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亚冬会筹办以来,黑龙江省增强为国办赛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精彩赛会展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致辞、作出重要指示,为亚冬会增添无上荣光,体现了对冰雪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发展冰雪文化、冰雪经济的殷切期望,为黑龙江冰雪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就在去年凭借“冰雪游”火爆出圈的“尔滨”,伴随着亚冬会二次来临的契机,又一次站在舞台中央,汇聚世界目光,再续冰雪传奇。
游客在雪乡玩嗨了
春节期间哈尔滨8天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0万人次,同比增长144.7%。作为现象级景点,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入园游客数量再创新高,单日突破10万人次,营业52天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创下新纪录。距哈尔滨市区约200公里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仅春节假期就接待游客17.39万人次,同比增长41.9%。
从“冰城”到“尔滨”,再到“国际滨”,哈尔滨焕然一新精彩“蝶变”,不仅成为冰雪旅游的“顶流”城市,也实现了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的跃升。
冰雪文旅是冰雪经济发展的流量密码。2023-2024年冰雪季,黑龙江省接待游客1.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171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和553%。这个冬天,黑龙江全域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冰雪经济拔节生长,活力愈发强劲。
黑龙江省连续两年实施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丰富产品全要素全链条供给,深化多层次多业态融合创新,焕新升级旅游服务品质,持续擦亮“冰雪之冠·大美龙江”冬季旅游品牌,叫响哈尔滨“冰世界·雪天下”城市IP。全省各地形成百花齐放冰雪旅游发展格局。
镜泊湖冰瀑高崖飞人
近年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创新活力,冰雪装备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本届亚冬会,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研发的航空级碳纤维滑雪板首次打破了国外品牌在国际赛事雪具供应上的垄断,凭借轻量化、高弹性的特性大放异彩。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锚定冰雪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持续释放的冰雪产业红利正成为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新引擎。乘着哈尔滨亚冬会东风,推动冰雪经济再上新台阶,“冰天雪地”在龙江大地正加速变成“金山银山”。
记者:张海鹰;摄影:郭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