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蕾
场景是在皑皑白雪之中的山野,歌声却像《鸳鸯茶》那么俏皮温暖。
乍一听像是爵士风的法语歌,但是看创作者的留言“能翻译出来算你厉害”。
耳朵里刮到一个词:memorecool。
哦,是不是杭州话音译?棉——毛——裤!
“哦~窝里向捕不劳个自顾~跑出来你就表厌憎罪古~千色拜倒自家不肯穿棉毛裤~memorecool~memorecool~
最近爆火的这首歌,原来是杭州话版本的“棉毛裤之歌”。
作者是阿山。
阿山是一位音乐制作人,多年来一直都跟杭州方言歌的创作“息息相关”。
外界传言他是20年前爆火的杭州话“口水军团的成员。
阿山回答,虽然我不是“口水军团”主唱,但确实跟这几位哥儿们一起玩音乐、玩乐队,也经常做一些音乐制作和商演。
“音乐人”阿山。受访者提供
“露营痴”阿山。受访者提供
“露营痴”阿山。受访者提供
“撸狗狂”阿山。受访者提供
讲到为什么会写“棉毛裤之歌”,那完全是上周末大雪带来的xing之所至。
看到下雪,兴之所至,开着越野车出门了;
没带棉毛裤,行之所至,爬上安吉某一处野山头;
灵感来了,性之所至,干脆雪地里自弹自唱,创作一首“棉毛裤之歌”……
“就是生活里一点小事,小事。”
采访阿山之前记者刚刚采访另一个姑娘,她用收集的文物拓片办了个有趣的公益展览,其中就有中国书法史上最接地气的“肚痛贴”:书法家张旭某天突然肚子痛,忍痛挥毫写了一张狂草,大意是:突然肚子疼,不知道受凉还是上火?喝碗大黄汤,这药反正冷热都能管。到底咋办?我又不是医生!
阿山笑了。“好高级,”他谦虚地说:“我这个不能比,完全就是生活中很小很小的一件事。”
周日登山写歌拍摄,下山之后,周一录制剪辑,发布在自己的视频号上。“我也就抖音和视频号两个,平时不怎么玩”,没想到大伙儿这么捧场,一下子就火了……”
阿山说,感谢大家对杭州的厚爱。最近新闻里又是人工智能又是机器人,“杭州六小龙”带来更多的自豪感。“作为杭州人,写首杭州话的歌,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