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长卡拉斯抛出敏感问题:"若应对不了俄罗斯,如何抗衡更强的中国?"现场陷入死寂,主持人紧急要求删除该片段。这位爱沙尼亚籍政客的对华强硬立场,连欧洲同僚都觉刺耳。
欧洲内部分裂显现、卡拉斯言论暴露欧盟战略混乱: 1. 德国总理朔尔茨刚率商界天团访华签下210亿欧元大单 2. 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欧洲战略自主",反对卷入中美博弈 3. 匈牙利连续三次否决涉华议案,坚持务实合作
这与美国在亚太拼凑"小北约"形成反差——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今年已6次赴美求军援,而中欧班列前4个月开行量同比增12%,直达23国223城。
现实困境压倒意识形态、欧盟当前深陷双重困局: - 对乌军援陷入"账单恐惧":英国贷款乌克兰23亿英镑后,德法被迫追加180亿欧元 - 军工产能捉襟见肘:北约报告显示俄炮弹月产量90万枚,欧盟总和仅21万枚
反观中欧经贸: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7830亿欧元,中国新能源车占欧洲进口份额从8%飙至24%。宝马沈阳工厂每50秒下线一辆车,比德国总部快15秒。
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哀叹"新耻辱时代"时,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直言:"把中国臆想成敌人,等于断送欧洲未来。"毕竟,中国光伏组件为欧洲节省的能源开支,足够再武装两个乌克兰军队。
历史总在重复:2013年默克尔力排众议深化对华合作,带来十年经济红利。如今欧盟站在十字路口,是延续务实传统,还是跳进对抗陷阱?答案或许藏在义乌开往马德里的中欧班列鸣笛声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