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而几乎一半的耳部问题实际上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防护措施来避免。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陈继川,请他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出发,告诉我们日常“爱耳”有哪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日常护耳“三防一控”:远离那些看不见的“听力杀手”
1.防噪声。
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环境,会导致听力不可逆地下降。
陈继川建议:随身携带隔音耳塞,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塞,可以降低15~25分贝的噪声。
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每次使用不超过60分钟,最好选择头戴式或降噪耳机。
2.保护耳朵防止物理伤害。
慎用棉签掏耳朵,棉签可能会将耳垢推得更深,甚至划伤耳道。
避免外力撞击,在剧烈运动时保护好头部,坐飞机或潜水时通过吞咽、打哈欠来缓解耳压。
3.防止耳朵感染。
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游完后倾斜头部,单脚跳动以排出积水。
感冒时正确擤鼻涕,轮流用鼻子轻轻擤,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
4.控制情绪:压力也可能“偷走”听力。长期焦虑可能会引起耳鸣、突发性耳聋。建议每天花10分钟进行冥想,或者通过有氧运动来释放压力。
那些隐藏在生活习惯中的护耳密码
饮食上多吃这些食物:含锌的食物如牡蛎、坚果等能保护听觉毛细胞。多吃菠菜、香蕉等含有镁的食物能增强耳动脉的弹性。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延缓耳蜗衰老。
调整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侧卧压迫耳朵,枕头高度应使肩颈自然舒展。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应遵医嘱使用,切勿自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