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古墓最多的学校,贵州考古这样“抖”干货

多彩贵州网 2024-09-29 14:21:18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一所大学挖出2192座墓,还一举拿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不在河南,不在陕西,它在贵州。

近日,在“全国古墓最多的学校”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系列活动焕新升级,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分享。

之所以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公众考古“拆门槛”的贵州方案,又更新了。

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双线研学系列活动——考古文化讲座暨漫画展巡展

在“古墓派”学校里讲“挖呀挖呀挖”

活动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多彩贵州网、贵州医科大学易班发展中心、思来学生社区协办。

考古文化讲座暨漫画展巡展活动在贵州医科大举行

冠名单位多的原因,因为这不仅是“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系列活动,也是贵州医科大学首次运用多元融合与全场景学习探索“以文化人赋力思政育人”的“双线研学”实践,当天的主题,则是“考古文化讲座暨漫画展巡展”。

考古讲座,使公共考古从单向传播变互动交流体验

对贵州医科大来说,这场属于自己的活动“早该来了!”

2022年7月,为配合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拉网式”考古勘探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发掘。在短短6个月内,共发掘两晋至明清共2192座墓葬,出土以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的4000余件套文物。

首次在考古发掘地批量展示出土器物

这不仅成为贵州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也是史上收获最多的发现。大松山墓群也成为迄今为止,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历史时期墓地,并拿下考古界“奥斯卡”——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而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也打破了西安邮电大学发掘出600座古墓的记录,一跃成为“全国古墓最多的学校”。

‌在校区里的考古遗址‌

“对我们而言,校区所在的大松山墓群,既是一幅延续1400年的黔中通史画卷,又是近在咫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长金晶告诉记者,因为大松山墓群的发掘,医科大新校区也跟着出了名,被国内高校界称作“古墓派”大学,学生也戏称自己“每天上下课都走在历史上,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这份荣誉。”

在两个月时间里,考古漫画展将在各学生社区组团巡展

“不过玩笑归玩笑,如何利用考古成果创新考古与医学、人文、历史多场景学习,融合推进学生人文、思政教育,是我们在新校区考古发掘期间就着手谋划的事情。”金晶说,让师生了解自己脚下的土地,了解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考古发现和成果是最好的文化载体,也是探索全场景学习、无边界学习的实践方式。

设立考古漫画展专区打卡装置引学生参观浏览

讲座+漫画 “双线研学”专治不明白

而带考古成果回到发掘地,让师生更好的了解脚下的土地,对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而言,这是一场和贵州医科大的“双向奔赴”。

9月25日,借“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品牌活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馆员、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领队周必素;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胡昌国走进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分别从“贵州考古发现和文化自信”和“贵安新区考古发掘记事”两个角度,以成果带学生“以考古的方法了解贵州历史”。

周必素以贵州历年考古成果为引,让大家看到贵州考古人的拼劲、狠劲和较真劲

“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时期,贵州进行了史前、夜郎、土司、民族、屯堡、流域特色考古专题,通过系列考古成果系统凝练出贵州历史脉络,获得的世界级、全国性的奖项让贵州不仅成为考古界的‘网红’,更是历史里的‘网红’。”讲座现场,周必素以文物为珠,以时间为线,让师生从“听传说,听故事,看文献”,到如今“从考古的角度看贵州”,打开了看历史的新视角。

从考古的角度,了解传说、史书、文献以外的贵州历史

而在回答“我们学校究竟挖到了什么”问题上,胡昌国用80多页PPT依次展示大松山墓群“为什么发掘、怎么发掘、发掘到了什么、有什么价值意义”,和在场师生一起破解千座墓群知识点,并分享了考古工作方法和趣闻趣事。

胡昌国分享考古发掘趣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破学生和考古的距离感

“大松山墓群的发掘,让大家看到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绵延不断、多元一体的特质。”近三年来,几乎每天驻扎在贵安考古工地的胡昌国告诉记者,回到考古发掘地讲成果,这样的分享让他既兴奋又自豪。

专业讲座+软萌漫画,阐释贵州考古成果,讲好贵州故事

而让一场看似“按头强学”,听起来枯燥的考古讲座,以“亮家底,秀肌肉”的方式,展示贵州考古“拼劲儿和狠劲儿”,让学生聆听完提气又提神,成为新时代贵州文化传播中的“后进之秀”。

学生聆听大松山墓群如何把黔中通史“打通关”知识点

除考古讲座外,活动还同步在校内各组团设立《软萌的硬知识之一起考个古》考古科普漫画展巡展。

漫画对贵州历年获得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毕节赫章可乐遗址等成果进行展示,将看起来“高冷难懂”的考古成果“生活化、趣味化”,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实现贵州文化更有趣的传播。

漫画展新增设艺术装置,让考古“活”起来也“美”起来

考古,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凝聚力的锚点。考古工作就像在历史长卷中钉下一枚枚坐标,厘清文化脉络。

据悉,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贵州医科大还将开设线上知识竞答,增加素质拓展学分,并将组织学生到考古遗址现场进行研学,让“双线研学”活动有视觉,有触觉,有听觉。让考古与现有学科教学体系形成有机结合,将考古新发现、新研究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和思政育人元素。

一波考古文化输出,再次为贵州考古“圈了一波粉”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23年4月27日举行“全国十大考古六进”活动以来,截止2024年9月25日,已开展9场线下讲座,并覆盖至省外。现场听众人数达13600余人次,线上网络观看人数达10.4万余人次。

考古漫画展开展当天吸引千余人次观看

接下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继续联合中国文物报、学习强国贵州平台、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开展考古讲座、考古科普漫画巡展,持续以“抖干货、抛亮点、炫宝贝”的方式讲好贵州故事,让公众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惠享考古成果,建立文化自信。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