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双眼井依然存在,我就能寻到童年的踪迹。 一代文豪巴金(1904年11月25日 -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五四运动之后,他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开启了个人的反封建斗争,追寻新的理想社会。 巴金一生创作与翻译的作品达一千三百多万字。其早期创作的小说《家》影响深远,众多知识分子因读过《家》而投身革命,不少人奔赴延安。巴金后期所写的《随想录》倡导讲真话,满溢着他的忏悔与自省,被赞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的作品先后被译成日、俄、英、法、德、意、西、匈、波、捷、瑞典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他的至理名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