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全面落实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法乱象,进一步优化设置非机动车道、集中充电点和停放场所,让电动自行车“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
近年来,白云区新市街汇侨北社区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治理问题,尽量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截至目前,小区一共建成798个充电位,下一步还将开辟更多“边角地”供居民停放车辆。
“目前小区内有2000多台电动自行车,一个充电位可以同时满足四台车充电。”汇侨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伟清指着充电桩介绍道。
居民区小姐刚好骑着“电鸡”前来充电,她表示:“充电位的充电费用适中,我平常开‘电鸡’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小区楼下就能充电,感觉很方便。”
李伟清介绍,汇侨北社区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增强社区治理能力。社区内多处消防登高面、电动车停放点斜坡、停放点警示牌等设施预计在3月逐步完善,对于摆放在人行道且阻碍行人出行的“电鸡”,将借助斜坡推上边角地停放点。此举既能有效化解电动车驾驶员停车难的“心头愁”,也能将人行道归还给行人,做到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针对长期无人认领的“僵尸车”,李伟清和物业管理公司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放置、统一报废的三个“统一”模式。工作人员会将“僵尸车”摆放到固定点,拍照发至居民群上,告知居民在限定日期内尽快认领并清理;一个月后,统一将“僵尸车”申请报废手续,报废所得款项将用于社区电动车治理维护。李伟清也呼吁,居民家庭应该合理配置“电鸡”数量,有效降低“僵尸车”对社区治理的负面影响。
新市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汇侨北社区作为白云区“两社三中心”试点社区,电动自行车管理与群众居住幸福感密切相关,停放点、充电点只是电动车管理全链条的其中一环,将持续联动多个部门加大电动车消防安全宣传和监管力度,切实筑牢居民消防安全“防火墙”。
文|记者符畅通讯员罗力业
图|通讯员提供
用户98xxx63
乱停乱放是人的问题,不是车的问题。所以电动车查超标纯粹是浪费底层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