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的太监都在练习《厚黑学》的时候,这个黄锦却固执地选修了《赤子之心概论》!嘉靖最后的那句:黄锦,慢点走!算不算是他的道歉呢?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系列之黄锦自述: 在这紫禁城里,日子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旧钟,一格一格地往前捱,宫里头的太监们,个个都精明得寻食的耗子,一窝蜂地扎进《厚黑学》里,好似学会了那里面的权谋诡诈,就能在这吃人的深宫里站稳脚跟。可我黄锦,偏就选了那本《赤子之心概论》,旁人都笑我傻,笑我这是自断活路,在这人心比井还深的地方,谈什么赤子之心,纯粹是找死! 嘉靖爷花了二十年,给自己建起了一座心灵的防空洞,把真心、温情这些软乎乎的东西统统挡在外面,只留一个冷峻威严的帝王模样。 可我哪管这些,一声“三郎”脱口而出,把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空洞给砸出个大口子。 我瞧见嘉靖爷的眼神晃了晃,有那么一瞬间,里头的慌乱、诧异,还有一丝藏得极深的眷恋都冒出来了。 在这紫禁城里,生存就是一场战争,人人都谨小慎微。 可我却总记不住那第三条法则:一是千万别做皇帝的童年相册。但我和嘉靖爷相处,哪还管得了这些规矩。 他在亲生儿子面前都冷得像块冰,可每次见着我,那紧绷的脸就松了下来,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好像都有了光亮。 旁人都觉得稀奇,只有我知道,他这是累了,在我这,他能寻得片刻安宁,不用端着那副帝王架子。 这“道长”修了大半辈子的道,满心想着超凡脱俗,可权力这东西,把他死死拴在这尘世的纷争里。 为了攥紧权力,他不得不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久而久之,多疑成了他的心病,对谁都留一手,哪怕是伺候了他四十多年的吕芳。 这吕芳可是忠心耿耿,但也得为自己的后路思量,毕竟在这宫里,哪天失了宠,就是脑袋搬家的事情。 我呢,没他们那些弯弯绕绕。 如杨金水、冯宝他们都遭了难,我心里真过不去,同门师兄弟,能帮一把是一把,凭的就是良心。 像当时高翰文和芸娘被陈洪刁难,我看不惯,冲上去就理论,管他什么后果,我这直性子,就是容不得陈洪那副小人嘴脸。 还有海瑞的那折子一上,嘉靖爷气得暴跳如雷,差点立地成魔!我瞧着心疼,斗胆为海瑞说几句公道话,结果被陈洪那厮借机报复,打得我半死。 我知道嘉靖爷正在气头上,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海瑞就这么被冤死,一边安抚着嘉靖爷的情绪,一边小心翼翼地把海瑞的事提上一嘴。 谁晓得嘉靖爷被怒火蒙了心,再加上陈洪在旁煽风点火,于是我这腿就这么瘸了。当时疼得真钻心,但心里却也坦荡,因为我不后悔。 后来嘉靖爷批阅邱珏那些犯人的名单,我又瞅见海瑞的名字,心“咯噔”一下,偷偷把他的名单搁到了一边。 但我这点小心思,哪能逃过嘉靖爷的眼睛,但他终究还是默许了。 在这宫里,好人难做,可我黄锦不想算计,不想昧着良心!我就是这么个纯粹的人,心里头干净得很。 每次瞧见吕芳在那简陋住所安睡的模样,我眼眶就发酸,忍不住掉眼泪。 在这满是阴谋诡计、暗无天日的地方,我这颗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灭不了,但也不想灭。 后来听孟公公那句“黄公公就像阿弥陀佛式的一个人”,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我不盼着什么大富大贵,只求在这冰冷的紫禁城里,能守住自己的那点热乎劲,让嘉靖爷偶尔也能感受一下人间的真情。 说不定哪天我闭眼了,这宫里的人想起我,能叹一句:“这黄锦啊,是个真好人。” 咱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问心无愧嘛,管他什么权谋争斗,我自有我的活法,能在这深宫里留下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