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红厂老板带低智发小直播带货,收割流量还是相互治愈?探访他们的真实日常

潇湘晨报 2025-03-07 10:29:04

“出生难产、误喝煤油、3岁时被牛踩过脑袋”……在邵阳箱包厂老板袁仕伟的个人视频账号和直播间里,只有五六岁智商的发小“拉子”每次出现都会带来一波可观的流量。

袁仕伟和拉子今年45岁,都出身邵阳隆回一个偏僻农村,自小一起放牛、做农活,直至后来袁仕伟外出求学、成家立业,成为邵东当地一家规模很大的箱包厂的老板。而拉子一直留守老家村庄,是村里有红白喜事会被叫去放炮、宴席却上不了桌的“守村人”。

2023年年中,袁仕伟开始叫上跟拍摄影师回村,给村里人发礼品,低智的拉子混在人群里“异常”得明显。袁仕伟越来越多给他送钱物,照顾这名一起度过十年童年岁月的发小,这些也被拍进视频中。2024年春节后,得知拉子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袁仕伟决定将他带进邵东厂里做事。视频账号中,“我和发小拉子的故事”也成为流量主力。

“如果大家在这里面都受益,我就在做一个正确的事情。”袁仕伟不回避这份流量,在他眼里,它是顺其自然的、附带的,帮拉子更不是怜悯和施助。他们都曾是那个偏僻山谷里的孩子,拉子停在了那,而袁仕伟走出来了,走得不轻松。好在有个拉子能唤醒他,那些躺在草地上憧憬未来的童年记忆,那种简单的童年滋味。

玩伴:跟着傻子玩多了会变傻?

袁仕伟家和拉子家在村里都有了新房,前者三层,后者平房,间隔几户邻居,挨得算近。两人小时候生活的老家还得往山里进20来分钟,在一条狭深的山谷里。用袁仕伟的话来说,太阳要早上八点才能照见,到下午三点多就会消失。母亲曾告诉他,自己刚嫁过来时后山曾跑下来过老虎和野猪,当时为护牛羊,也敢抡着锅盖出去把它们全部吓跑。

那方圆几公里就他们两三户人家,袁仕伟和拉子是彼此唯一的同龄玩伴。五六岁就都得帮家里分担农活,常常是拉子先赶着牛羊往山上走,途经袁仕伟家以及右侧袁仕伟的房间。“他勤快,赶牛羊像赶兵马,轰隆隆经过我窗口,还要大声喊,‘伟记啊,起来放牛啊,太阳都晒屁股啦’。我还想着多偷会懒。”

老老实实守牛羊,对他们来说不容易,总得要扯点猪草,翻石头下面的水洼找鱼虾,甚至去别人的橘子林、板栗林里“捡”果子。那时的板栗又大又黄一颗,袁仕伟“出主意”,拉子行动,捡来的板栗一人一半,生个火烤着吃,那种香味记忆犹新,也再难遇见。

两人也因此常被告状,常挨打。拉子母亲自然知道源头在袁仕伟这。而袁仕伟的家人也会信那句“跟着傻子玩多了会变傻”的老话,让他们保持距离。两人做给大人看,一个东边放羊,一个西边放牛。但要捞了条大鱼或者发现了新鲜东西,总耐不住,朝着山那头吆喝分享,就又接上了头。又或者,两人在干农活之际碰上面,你说身上被抽了多少条,我说脸这边都被打出痕,“说着以后不去偷啦。还觉得两个人好可怜,老是被欺负。”

放完牛羊,袁仕伟就赶去学校念书,拉子则在家里继续帮做农活。在家人的讲述里,拉子的脑部残疾有很多原因,出生时难产缺氧,不到两岁时错把用来点灯的煤油当水喝掉,再大一些,放牛羊时又被踩了脑袋,每次都是“搞个半死才抢回来”。

或许,拉子那时若能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现在会好很多。但实际上,袁仕伟当时能念书,都得靠哥哥姐姐们努力做事才促成。初中,袁仕伟开始寄宿。后来考虑到家里经济,他放弃念高中,去外地念职校,与拉子的来往也自此中断了。

“童年没有产生过避嫌的念头。如果青春期我们还来往,我不知道会不会,可能会有。后来或许也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我们慢慢没有了接触。”

重逢:被报道的箱包厂老板,和上不了宴席的“守村人”

袁仕伟的经历里有个“百元”故事。1999年职校毕业后,他先是进体制内工作了半年,后来南下进厂闯荡。7年后,已成家育子的他带上家人回湘创业办箱包厂,也就是七八人的“家庭作坊”,纵使刚开始发不出工资,亲戚出于信任也都留下来。到第二个订单,他们没能如期交货,当晚找人连夜加工完成,订单仍被取消,徒留积压的产品和掏空的账户。

有东莞工厂老东家向袁仕伟抛出橄榄枝,想高薪返聘。正当他在火车站纠结去留之际,突然见到地上有一百元钱。这里有机会!仿佛这从天而降的一百元预兆着运气和机会,袁仕伟最后留了下来。当然,这是他给自己坚持下去找的“借口”。“那时会经常有人看不起你,觉得你像个疯子,像堂吉诃德,自己弱不禁风,还带着几个村民,能做成多大的事情?”

2023年,此时已有数百名员工的箱包厂因“阳光课堂”被媒体报道:箱包厂给当地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提供了工作岗位,袁仕伟允许员工带孩子上班,并在厂里免费开设课堂,并聘人照看和辅导,供孩子们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学习玩乐,解决他们的看护难题。

也是这一年,拉子偶然出现在袁仕伟跟拍摄影师的镜头里。他佝偻着背,一身脏乱,已被默认为“守村人”。说不出完整的词句,蹦出来的含糊不清;在别人开心时,他会跟着拍屁股大笑,那是被教会的,怪动作能逗得旁人更开心。

袁仕伟开始给他带些衣物,而拉子会像童年那样塞给他自家的鸡蛋、红薯干。有回袁仕伟给他两千元的红包。他不认得钱,只知道要感谢,把家里养的最大的鸭子抓来,非要塞进袁仕伟的后备厢。两人在这样的“礼尚往来”里有了越来越多交集。

2023年年底,在袁仕伟离村时,拉子突然追上来,说明年要跟他出去做事。袁仕伟说你能做什么?拉子说我给你做保镖,谁欺负你我立马冲上去。保镖曾是他们幼年的一种想象。袁仕伟没太认真考虑。

拉子不会做饭,但力气大,和母亲相依为命,哥哥则早已成家。2024年春节,拉子母亲因癌去世的消息传来。征求家人意愿后,袁仕伟将拉子接进邵东厂里。

此后拉子回村,一次比一次整洁、精神,袁仕伟笑他看着比自己还风光,“衣锦还乡!”

需要:“拉子来了后,整个厂都欣欣向荣”

厂里几名保安和行政部的工作人员有个“拉子关怀群”。拉子刚来那阵,他们轮流负责照顾他工作和起居,教他剪指甲,用空调,漱口洗脸,用洗发水洗衣液。拉子行走速度很快,一个转弯就不见身影,他们常得通过园区监控找他。

一开始想让拉子做保安,拉子愣是学不会军姿,一下举左手一下举右手,手掌还像小时候学猴子远眺那样要弯半圈。但最大的难题还是他不识字不识数,人员进出管不上事。后来安排他除草,“两米高的杂草没见剪,特意种的花草全剪干净了。”园区一侧的鸡鸭和蔬果倒是被他照看得很好。

和拉子的视频一直流量很高,袁仕伟也拉上他一起拍直播预告,晚上一起直播卖货。拉子不认时钟,每天雷打不动六点起床,晚上八九点就回了宿舍。常是袁仕伟在镜头前热火朝天地直播,拉子悄悄不见了踪影。

除了偶尔出镜,拉子渐渐稳定下来在包装部做一些基础打包工作。袁仕伟想,虽然难度大,但不能不工作,不然拉子就从“守村人”变成“守厂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袁仕伟也常给自己排满了工作。偶尔的晚上,积攒一天疲累的他会想去看看拉子睡了没有,如果没睡,两人就聊聊八卦,被陈年旧事一次次逗笑。好像在拉子面前,袁仕伟才能让自己完全放下生意场上的各种戒意防备,“让自己就最简单地,就像童年对未来的那种憧憬,在那种草地上看到天空,然后听在旁边的牛羊叫、鸟叫,整个感觉都很美好。”

袁仕伟甚至觉得,拉子是被派来保护他的。对于拉子,他能提供的是物质保障和安全感。而对于他,人到中年还有一个这么纯净、值得回忆的发小待在身边,是一种幸福。“就好像你真正在爱别人的时候,其实应该要去感谢那个被帮助、被爱的人,是他才让你产生这种情感,产生这种付出的感觉。自从拉子来了,我真的感觉整个厂里都欣欣向荣。”

2月12日元宵节,袁仕伟带上拉子回老家村里接88岁的父母出村。在两人一起长大的田野里,袁仕伟边跑边问拉子,“拉子,我们回来种田吧?种不种?”

“不种!”

但拉子想要袁仕伟把老房子重新修缮。袁仕伟当然不会,他只是因为父母在才回村。拉子指着村里其他有着二楼、三楼的房子,说想把自家的平房加一层,“要建二层。漂亮。建了,回来卖货。在这里卖货。”

潇湘晨报记者吴陈幸子摄影记者袁召辉

0 阅读:17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

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