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博爱’与‘天下为公’——孙中山题词展”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北楼二楼、三楼回廊开展。展览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旨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弘扬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展览是“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红棉之心”展览之一,将持续展至8月31日。
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题词遗墨,其中最常题写的是“博爱”与“天下为公”。
“博爱”是孙中山毕生崇尚并践行的一种崇高思想,也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孙中山的“博爱”思想既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吸取了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
“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同篇》开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句。其中“天下为公”的思想深为孙中山所推崇。
作为宣传革命理念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博爱”与“天下为公”的题词作品蕴含着孙中山广阔的政治视野、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仅是独特的书法艺术品,更是珍贵的精神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题写的“博爱”“天下为公”字幅存世的分别至少有120多幅、70多幅。其中一幅“博爱”字幅收藏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泛搜罗“博爱”与“天下为公”两种字幅近200幅,并作集中展示。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首个系统、全面展现孙中山“博爱”与“天下为公”题词作品的专题展览。到场参观展览,市民游客不仅能领略孙中山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能深刻感受一代伟人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怀。
展览开幕当天,历史学博士、语言学博士谭世宝教授还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作题为《微宏结合:探讨平常而伟大的孙中山史事——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的学术讲座,对孙中山的多则史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文|记者黄宙辉通讯员邱国梁
图|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