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表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州医科大学始终坚持聚焦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努力在“双一流”建设道路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广州医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赵醒村表示,学校始终牢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创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第3位、广东省高校第1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榜首,多名广医学子入选中国科协“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迈出坚实步伐。
广州医科大学坚持追求卓越,高水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赵醒村介绍,学校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了广州国家实验室的创建和高质量运行,助力国家打造核心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呼吸疾病研究与防控,搭建起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实验室”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平台体系;自主研发的国际首款无需联用利托那韦的拟肽类3CL蛋白靶点新冠治疗药物、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I类新药——来瑞特韦片获批上市。
广州医科大学坚持人才兴校,高层次师资队伍基础不断夯实。据了解,学校重点加强对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力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动与广州国家实验室等高水平机构的人才共享,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一流人才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服务国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广医实践正在稳步推进。
赵醒村介绍,未来广州医科大学将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推进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等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为国家和广东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在高水平科技创新方面,学校将充分发挥以呼吸学科为支点的临床医学学科特色,开展“从0到1”的原创性科技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将深入实施“南山学者”人才计划,逐步形成具有广医特色的人才优势,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文|记者薛仁政通讯员广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