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大奉打更人》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小说中的叙事脉络与人物设定。
但不可避免的,那些不太适合在影视作品中展露的情节与人物性格,总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所以那个在小说中被无数人物、事件与意外推着向前走“木偶”般的许七安,在影视的具象化下,几乎完全抛弃了搞钱这个本该一直存续于心的“理想”。
在许七安看到惨死牢狱中的郑大人后,在许七安明白一国之君的真实心意后,他不再是一个被推着走的木偶,他成为了上至文武百官、下至护卫兵卒心中的英雄般存在。
可这样的许七安,真是一个被成功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吗?真是一个能够被合理化解释的人物形象吗?
当他将郑兴怀赠于自己的“徐徐图之”转赠给魏渊后,当他执意要违抗皇命独自一人斩杀两位佞臣时,这种重重打脸元景帝的行为值得吗?合理吗?
当我们深究这句被画了重点的“徐徐图之”含义时,会从一些解释中看到这句简而言之曰“慢慢地谋划一件事”的成语,出自苏东坡评价晁错的话。
可实际上呢,无论是苏东坡的《晁错论》,还是司马迁的《史记》之《晁错列传》中,都没有明确或相同于“夫欲善其事,必先知其当然,至不惧,而徐徐图之。”
当然,无论“徐徐图之”出自何人之口,实际上并不影响它所蕴含的含义,也不会让这个成语在《大奉打更人》中改变想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说,郑兴怀在面对元景帝表现出执拗时,希望许七安不要学他这般执拗,相反能做一个“徐徐图之”之人。
而许七安在准备违逆元景帝的圣意时,同样也希望魏渊不要学他这般鲁莽行事,而是像郑兴怀希望自己那般,做一个“徐徐图之”之人。
可最终呢,面对许七安从这个世界中被抹去的事实,魏渊也没有继续保持自己那“泰山崩于前如如不动”的形象,成为了将元景帝逼到满头白发却能全身而退的赢家。
面对这样的结局,或许作为观众与旁者的我们,着实“爽”了一把,也因为如此让许七安这个角色在形象上绽放出极大的光辉。
可这样的许七安,真如《大奉打更人》所描绘的那般光芒万丈吗?
还是说他更像是苏东坡用“徐徐图之”来评价晁错这个被后世称为忠臣的人物,实际上还配不上忠臣二字。
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之《晁错列传》,还是苏东坡的《晁错论》,如果细品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他是一个深得汉景帝信任与仰赖的臣子,一个一心只在乎江山社稷的臣子,一个不被朝中同僚喜欢甚至是厌恶的臣子,一个一手引发了“诛晁错,清君侧”的臣子。
面对这样的儿子,晁错的父亲选择了服毒自尽只因想受其子牵连。
面对这样的臣子,汉景帝在面对“七国之乱”时,只能选择将其诛杀并连带族人无一幸免。
或许对于后世之人来说,晁错至少从为人臣子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从不夹带私货的忠臣,可对于因他引发战乱与灾祸的当朝百姓们来说,他真是一个好官吗?
晁错无视七国正处于实力鼎盛时期,晁错只想尽快为汉景帝解决环伺四周的豺狼虎豹。
他的“削藩”坚毅,看似表现出此人刚直严厉、忠君爱国的一面,可实际上呢?又有多少人意识到晁错其人,不正像《大奉打更人》中提着大刀在皇城门前私绑两名朝廷大员,并将其斩杀的许七安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无从得知《大奉打更人》编剧如此设定这样一个大结局的深层想法。
只能从“徐徐图之”这个不断被刻意凸显的词汇,来解读《大奉打更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因为有了苏东坡批评晁错配不上忠臣二字的“江湖传闻”,因为有了“徐徐图之”出自《晁错论》的“以讹传讹”。
因为有了司马迁《史记》中关于晁错的《晁错列传》,因为有了所谓忠臣晁错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所以才有了我将许七安这个虚构人物,与历史中真实人物晁错相比较的结果。
要知道许七安要对抗的是元景帝,而晁错要辅佐的则是汉景帝。
这其中难道没有些许的刻意为之吗?这其中难道没有一些发人深省的隐藏含义吗?
关于《大奉打更人》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