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10日讯(通讯员冯璠楚茵加政记者陈咏)记者10日从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一则暖新闻,上周,一位在医院陪护照料儿子的奶奶身体突然出现危险状况,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记者了解到,事发时正值大早,该院三病区护士站的护士们如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8床病房外传来了一位患者家属的呼救声。护士毛慧、邱云、张婷听到“有陪护家属不舒服”的求助后,立即停下手头工作,携带急救设备赶到现场。
此时,患者家属张奶奶处于意识丧失状态,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情况危急,护理团队第一时间展开抢救,开通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连接心电监护,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外科主任医师嵇建祥接到通知后迅速抵达,结合患者突发胸闷、心悸伴意识丧失的表现,立即安排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初步判断为心源性晕厥,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
经过紧急处置,张奶奶逐渐恢复意识,心率稳定至50余次每分,血压回升正常范围。现场医护随后请ICU医生参与会诊,确保救治方案周全,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下一步治疗。
经了解,张奶奶是在医院陪护照料儿子时,身体突然出现不适。张奶奶儿子感慨,从呼救到医护赶到只用了2分钟,抢救过程专业又高效,让人安心又感动。张奶奶病情平稳后,她的儿媳也特意来院致谢。嵇建祥主任表示:“陪护家属突发急症虽不常见,但我们的应急机制随时待命,守护每个人的健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此次突发事件中,从护士第一时间处置,到多科室协作支援,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医院应急体系的完善。”
记者采访获悉,该院院前急救站即将运行,为确保急救队伍“技术过硬、反应迅速”,医院近日组织了一系列急救培训与急救演练,覆盖全院急救相关科室,全面提升院前急救能力,为患者生命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该院孙宝俊副院长表示,开设院前急救站点,是政府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区域内急救网络的关键举措,能有效提升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带动院内学科发展。各科室将协同合作,实现“技能+协作”双提升,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全体人员要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持续精进技术,践行“生命摆渡人”使命。
校对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