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疗、养老、教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饱含“民生温度”。“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民生温度计”栏目,记录发生在广东基层那些可感可及的身边变化。
眼前的凸起圆点,密密麻麻,黄炜雯用指尖去碰触这一串串“字符”。读到会心处,脸上无波澜,但手指头却微微顿住。
黄炜雯是常来广州图书馆的一名视障读者。
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CBD的广州图书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图书馆之一,或许也是最繁忙的城市图书馆之一,2024年高峰时期单日入馆人数已突破6万人次。读者往往称呼它——“广图”,带着某种亲切感。
今年黄炜雯最欣喜的一件事,是在书架上找到了盲文版的《红楼梦》。约百万字的《红楼梦》在盲文世界里却成了大部头,一套16册,摞起来有一米多高。而在广图,就有5套。
广图一直有一群视障读者“拥趸”。借助于足够贴心的无障碍设置,视障读者不仅可以读到《红楼梦》,甚至还能“听”到最新上映的电影。他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在越来越普遍、便捷的无障碍设施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在广图读到了盲文版《红楼梦》
沿着黄色的盲道导引线,来到视障人士服务区,黄炜雯一落座就忙碌起来。
她拿出一份学习资料和一块写字板——都是盲文版的。学习资料上,一串凸点代表一个字符;写字板上则是一个个空白的方格,密布着凹点。
她左手摸字,右手则握住“盲文笔”点击,发出轻快的“咔哒”声。
从佛山搭地铁到广图,是黄炜雯这几个月来的固定路线,她正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在来图书馆前,她在广州地铁APM线大剧院站下车,地铁工作人员把她送到图书馆,之后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接力”把她引到视障人士服务区。
“除了无障碍做得好,我还很喜欢广图的氛围,这里让我觉得很温暖。”黄炜雯告诉记者。
今年来,让她尤为兴奋的一件事,莫过于能读上盲文版《红楼梦》。“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读《红楼梦》,电子书都看了好多遍了,一直梦想着希望它能成为我的床头书,但之前一直没找到盲文版。”
“盲文版四大名著中,我们之前唯一缺的就是《红楼梦》,而且一缺就缺了十几年。”广州图书馆馆员蔡东恺告诉记者,全国只有两家出版社在生产盲文图书,其中有一家是专门只印教材不印课外读物的,加上盲文版图书的制作比普通版图书要更耗时耗神,产量是非常有限的。去年下半年,广图采购了5套《红楼梦》,填补了这个空缺,其中一套就有16册,全套摞起来超过一米高。
90后周文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视障读者,她也会经常坐地铁从郊区到广图看书、学习。“这里借书非常便利,只要我跟馆员们说需要什么书,他们就会帮我找,我没空来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在网上跟他们说,他们就会帮我邮寄过来。”周文颖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她离开了按摩行业,这两三年来,一边接受培训,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通过看书跟参加广图组织的口述电影等活动,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谈及未来时,她表示,“我一直都有一个声音梦,希望能从事跟声音相关的工作。”
近年来,广图为视障读者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元,其中,“学识之眼”视障大学生教材圆梦计划便是去年才推出的新举措。为了帮助盲人大学生彭香香和周子朝顺利完成学业,在各界爱心人士的推动下,由广图组织志愿者,帮学生将所要学的教材制作成电子书。“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愁怎么解决教材的问题,现在有了电子书,学习起来真的方便了很多。”彭香香说。
“这种体验感觉像梦境一样”
“观影现场非常震撼!”
走出寰映影城天河环贸店,高伟雄对刚看完的口述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赞不绝口,这是一场由广州图书馆、星辰社精心为视障读者策划的口述电影活动。
对于今年58岁的高伟雄来说,他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参加过的第几场专门为视障读者准备的活动了。“能免费看电影,还有人口述解说,这种体检感觉像梦境一样的!”高伟雄感慨道。
因为在3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高伟雄双眼几乎失明,高伟雄告诉南都记者,他早在2012年就开始参与到广图组织的活动,是一名资深的影迷,从很早以前的无人口述电影一路看到如今的口述电影。
“以前没人讲解的时候,单纯靠听影片里的配音,其实我们只能看懂大概三分之一。”高伟雄表示,虽然以前没有人口述,但能在图书馆里免费看电影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接触上广图这个平台以后,除了自己去看,他还带着一些差不多20年都不敢出门的盲人朋友去体验看电影的乐趣,慢慢地成为了盲人朋友圈里的一名志愿者。
“以前我非常期待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的到来。”高伟雄介绍,每次电影播放日,志愿者们都会早早地去到地铁站等候他们的到来。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除了能免费看电影外,他还参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动,体验到了人生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学习非视觉摄影、第一次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品茶、第一次参加盲人诗歌朗诵活动、第一次穿戏服拍照、第一次听到粤语说书版《中国粤菜故事》……“因为广图,我忘却了很多烦恼,外地朋友都很羡慕我们!”高伟雄笑着说道。
为了更好地服务视障读者,广图还建立了专门的无障碍服务群,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咨询大家的意见,了解大家的需求。蔡东恺告诉记者,为了让读者都能接收到活动信息,他们现在每次组织活动都会通过电子系统给每个在册的视障读者发送活动短信。
他成为了读者委员会委员
跟高伟雄一样,视障读者张文东也是广图的一位老朋友。“我第一次去广图是为了帮朋友找书去的。”张文东告诉记者,他早在20年前就在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图书馆(星火燎原馆)办理了图书借阅证。
作为一名视障人士,张文东平时看书可以借助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完一本书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广图有电子阅览室,里面的电脑还有专门为视障读者准备的读屏软件,但因为自己以前没学习过,很多快捷键都不会用。“当时的馆员就帮我将电子说明书打印成大字,让我回去慢慢看。”张文东告诉记者,当年从事按摩服务的他,为了方便去图书馆,他一年换了三份工作,工作地点离图书馆一次比一次近。
“后来,我经常一大早就去等着开门,每次去到图书馆,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把我带到电子阅览室里面去。”张文东介绍,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他借助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让自己从一名电脑小白成长为一名“网红”。
“搬到新馆以后,广图的无障碍服务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不仅有专门的视障人士服务区,盲文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张文东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广图组建了读者委员会,他成为了读者委员会委员,近几年,他也从一个受益者变成了一个活动发起人。
采写:南都记者卢婉珊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