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文绍牧:力争到2030年建成中国首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

红星新闻 2025-03-11 20:19:00

“2024年四川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水电装机量和发电量长期保持全国首位,全国每100度水电中有30度来自四川;天然气资源量、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6立方米产自四川。”在近30年的油气田开发和新能源技术管理工作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油气田开发首席专家文绍牧始终关注能源领域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聚焦能源议题,为川渝地区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提出多项建议。

“根据规划,川渝地区力争到2030年建成中国首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巩固川渝地区天然气生产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他指出,高质量建设四川盆地油气能源供给战略基地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矿权硬退减、项目用地审批周期长、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难度大、地企协调成本高等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矿权保障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文绍牧强调,当前矿权硬退减政策对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定制约。他建议,遵循油气勘探开发规律,对纳入国务院重大建设项目的现有油气探矿权到期不退减、不限延续次数,保障建设主体的矿权稳定,为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油气田开发首席专家文绍牧

川渝地区生产的天然气普遍含硫含水,需建设净化厂、脱水站等地面设施,完成脱硫脱水处理后才能外输。文绍牧呼吁,对配套的脱硫脱水装置建设用地给予保障和绿色通道,采用“先临时后永久”用地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审批周期,并允许与钻井工程统筹考虑,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文绍牧建议加快出台深层页岩气专项补贴政策,优化补贴拨付流程,进一步调动油气企业对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积极性,推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规模实现突破。

他还提出鼓励油气企业积极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先导试验的建议,四川盆地累计采气已超9000亿立方米,油气藏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巨大,呼吁国家从顶层设计、技术联合攻关和政策支持上给予系统研究,支持油气企业“1+4”地下空间利用模式,鼓励川渝油气企业率先开展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先导实验,为地下空间资源多元化利用探索新路径。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摄影记者王效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