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最近,一位25岁的年轻人因凌晨进食油腻夜宵后,突发剧烈上腹痛和呕吐,被紧急送往南京市中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原来,患者近期频繁参加应酬,大量饮酒且饮食不规律,连续多日进食油腻食物。入院后,患者病情在24小时内急剧恶化,出现肺部感染、全身炎症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最终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幸运的是,经过脾胃病科中西医手段积极救治,患者成功转危为安并顺利出院。然而,类似病例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常见,大家需高度警惕。
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杨勤主任介绍,急性胰腺炎常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饮酒是重要诱因之一,约30%的患者因长期酗酒导致胰腺细胞受损,引发炎症。高脂饮食同样危险,油炸食品、肥肉等会使血脂飙升,尤其是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胰腺不堪重负,容易引发炎症。此外,胆结石可能堵塞胰管或胆管,阻碍胰液和胆汁排泄,导致胰腺组织受损,诱发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在中医中属于“腹痛”“胃脘痛”范畴,与肝、胆、脾、胃、肠功能失调有关。常见中医证型包括肝郁气滞、脾胃实热、脾胃湿热。经过辨证,该小伙属于脾胃湿热证型,上腹胀痛,按压痛明显,伴小便短赤(部分患者出现黄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引起。
为何冬春季节胰腺炎高发?杨勤表示,急性胰腺炎与饮食习惯和肥胖、胆囊疾病密切相关。冬季节假日人们常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油腻火锅、腊肉等,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发病风险。此外,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胆结石等疾病也更容易发作,进一步增加了胰腺炎的发生概率。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上腹痛,疼痛如刀割般持续,可能向背部放射,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但呕吐后腹痛可能加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发热,这是由于胰腺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减缓,气体积聚所致。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和警惕。急性胰腺炎治疗以非手术为主,包括病因治疗、抑制胰液分泌、抗炎补液扩容支持治疗等。如果有严重脏器损伤甚至要重症监护室治疗,72小时是关键期,治疗康复期需调整生活方式,坚持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瘦肉。高血脂患者需长期服用降脂药物,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此外,预防需从日常习惯做起。戒酒是关键,酒精对胰腺损伤不可逆,彻底戒酒可降低复发风险。餐后多喝水、适度锻炼,定期体检重点关注血脂和胆囊健康。
杨勤特别忠告,腹痛不是小事,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警报器”。如果酒后或饱餐后出现持续上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切勿大意,应立即就医。发病72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时间,及时就医能争取最佳治疗时机,避免延误病情。希望大家重视急性胰腺炎这个“吃出来”的隐患,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守护健康,从日常做起,享受健康生活每一天。
通讯员张明张盼盼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戚在兵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