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以制度创新打通民生痛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3-12 09:47:29

从癌症晚期患者的“无声呐喊”,到长江黄金水道的“十年之困”,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长期关注那些“卡住百姓生活、制约发展脚步”的关键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就这些领域的问题,提出建议,期待以制度创新填补政策空白,通过精细化治理释放社会效能。

守护生命最后一程的尊严

疼痛,被医学界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却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最难以承受的折磨。面对这一群体,李杰将目光投向了一项成熟却未被充分应用的技术——患者自控镇痛(PCA)。

李杰告诉记者,自20世纪90年代从术后镇痛拓展至癌痛治疗领域,PCA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不仅显著提升镇痛效果,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于口服药物无效、无法吞咽或居家治疗的晚期患者而言,PCA技术几乎是唯一能让他们在家中维持基本生活质量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一技术的推广却面临制度性阻碍。

李杰表示,当前医疗收费项目中仅有“术后镇痛泵”一项,且仅限于麻醉科使用,导致肿瘤科、安宁疗护病房及居家患者被排除在外。医院因无法收费而缺乏推广动力,患者只能辗转于医院与家庭之间,忍受身心双重煎熬。此外,2018年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未纳入PCA技术及氢吗啡酮等新型药物,院外管理细则的缺失更让医疗机构对“带泵回家”顾虑重重。

对此,李杰呼吁双管齐下:一是将“术后镇痛泵”更名为“患者自控镇痛术”,扩大收费适用范围,允许按次计费并取消科室限制;二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更新诊疗规范,明确PCA技术的操作标准与院外管理细则。“这不仅关乎医疗公平,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李杰称。

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十年之困”

作为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杰履职以来,视野也屡屡聚焦国家战略工程——三峡水运新通道。这一工程被列为“十四五”重点项目,预计建设周期长达十年。李杰坦言,新通道对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深远,但建设期的阵痛不容忽视。

李杰观察到,在长达10年新通道建设期内,受爆破、施工碍航等影响,待闸船舶数量将继续增加,通航瓶颈问题继续存在,污染物排放增加。目前船舶污染物由地方出资免费接收转运处置,面对愈加繁重的治理任务,仅靠地方难以承担。同时,大型物资设备、渣土运输也为区域路网带来较大运行压力。

对此,李杰提出“翻坝转运体系再升级”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加速推进茅坪港疏港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等在建项目,同时将G348公路改扩建、黄柏河航道升级等配套工程纳入超长期国债支持范围,构建水陆并行的立体交通网。同时,李杰呼吁建立央地共治长效机制,由中央在资金与技术层面给予支持,确保“一江清水东流”的承诺不动摇。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