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胆囊结石是不是只能“一切了之”?他们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钱江晚报 2025-03-12 14:44:2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丽娜通讯员胡朝

“胆囊结石,不痛就没必要动手术吧。”这是很多人在得知体检结果后的第一想法,郑阿姨(化名)也是这么想的,即使医生建议尽早切除,害怕开刀的她也依然觉得,结石对日常生活影响有限。为此在半年时间里,郑阿姨辗转多家医院,可得到的结果都是“胆囊切除”。

心有不甘的她经多方打听,得知浙江省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宁教授团队在保胆手术领域经验丰富。而今年三月,李宁教授又在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组建保胆团队,郑阿姨就幸运地成为该团队接诊的首批患者。

“患者有胆囊结石,但平时无明显腹痛症状。经胆囊收缩功能初步评估,认为其胆囊功能尚可,并非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可采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接诊的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吴可人主任医师分析。

之后,保胆团队迅速为郑阿姨完善各项检查。日前,吴可人亲自主刀,成功为王阿姨实施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术后第二天,郑阿姨恢复良好,不仅能下床行走,还达到了出院标准。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切胆手术”虽然能够迅速解决结石问题,但也可能会造成后遗症,如增加医源性胆管损伤风险,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泻、胆汁反流性胃炎及食管炎等症状及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形成胆总管结石等,甚至罹患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

“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胆囊结石的微创方法。”吴可人解释,它利用先进的腹腔镜和电子胆道镜技术,在腹壁上打三个小孔,通过胆囊底部的小切口,在胆道镜直视下取出结石,并检查胆囊管有无残留结石,随后使用可吸收线将胆囊切口缝合。“相比传统方法,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优势在取出结石的同时,又保留了胆囊这一重要器官。”

吴可人说,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非常适合有强烈保胆意愿且符合相关指南的患者,结石的大小和数量并不是决定能否保胆的关键因素,而在于胆囊功能的评估。“只有当保留的胆囊大小形态功能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5毫米,胆道镜直视下观察胆囊粘膜正常,术中取净结石、胆囊管术后引流通畅时,才可以选择保胆。”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疑似胆囊恶变等患者,切除仍是必要选择。

据悉,自2007年起,浙江省中医院李宁教授团队便积极开展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病人几乎没有创伤,术后第二天就能出院,复发率下降至4%以下。2016年,基于大量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医院提出了保胆取石的“省中标准”,并召开行业专题研讨会,得到了行业内顶尖专家的支持。

此外,团队还提出保胆手术量表评分制,结合患者术前胆囊相关检查以及术中情况,预测患者保胆术后复发危险等级。

近年来,团队在微创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与治疗方案,在保胆取石治疗、康复与防止复发方面形成具有省中特色的“三个严格”规范——术前严格评估指征;术中严格精准操作;术后严格辨证,中医药促康复与健康管理跟踪。

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升级版“省中标准”的指导下,医院保胆取石的成功率持续提升,而复发率也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基本实现不复发。

“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被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盯上。”吴可人介绍,女性雌激素水平过高会降低胆囊的收缩功能,不利于胆汁排泄,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肝脏会增加胆固醇的分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从而导致结石产生,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者及停经后使用雌激素制剂的人群要引起重视,多产多孕的女性也要当心。

此外,胆囊结石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在门诊中就常遇到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都患有胆囊结石的情况。”吴可人特别提醒:三餐不规律,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胆囊收缩不规律,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而饮食过于油腻、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及久坐、熬夜、缺乏运动等,都会使胆汁得不到及时排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石。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