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26年3月12日
日本军舰炮轰大沽口。
1926年3月7日,驻守天津大沽口的国民军发现奉系军舰在大沽炮台附近活动。国民军立即开炮将其击退,并于3月9日在大沽口敷设水雷,封锁港口,以阻止奉舰侵犯。3月10日,英、法、日、美、意等12国驻华使馆开会,认为国民军封锁大沽口违反《辛丑条约》,要求北京政府撤除一切入京障碍。
国民军被迫于3月12日宣布开放大沽口岸。可是当日下午,日本驱逐舰入大沽口,因未按事先与国民军约定的信号和时间联络,并跟随有另一驱逐舰。国民军鸣枪示警,令其停止,而日本军舰却开炮轰击大沽口。酿成“大沽口事件”。
3月14日,中共北方区委、中共北京地委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联合召开“北京国民反日侵略直隶大会”,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
3月16日,日、英、美等8国公使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工事,北京至出海口的交通不得发生任何障碍等。
3月17日,国共两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最后通牒,一致通过:即日驳复通牒、不许日舰带奉舰入港、驱逐8国公使离京等决议。同时,会议决定请国民军改变作战目的,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战。
后国共两党代表开会准备分别向外交部、国务院请愿,遭到北京政府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
1932年3月12日
日本内阁会议作了两项决议,一是《处理满蒙问题方针纲要》,规定在伪满洲国“要使日本人成为领导骨干”,并在第7项中写道:“为了贯彻帝国有关满蒙政策,必须迅速设置统制机关,但在目前应维持现状。”二是《满蒙新国家成立后对外交关系处理纲要》,这是一项关于左右伪满洲国外交的决定,在第6项中规定“为了在外交上和内政上掌握实权,最初应尽可能使之采用少数日本人作为官吏或顾问,并逐步地加以充实”。同时,内阁会议还决定对“满洲国目前不予承认,但尽量援助这个新国家,以使将来得到国际的承认”。
日军在南翔筑军用工事,在嘉定修飞机场。
日军指使伪满政府外长谢介石向英美法意日等17个国家发出“建国”通知,要求承认。英美等国置之不理。
上海社会局公布:此次沪战,中国公私损失达14亿元。
陕北中国共产党组织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指示,派了许多优秀党团员到军阀部队和民团中进行兵运工作。本日,高朗亭和刘善忠等人决定夺取清涧县淮宁湾兵团枪支,打起革命旗帜。
1933年3月12日
老婆山日军增援喜峰口,双方激战,伤亡均重。
蒋介石在石家庄孙中山总理逝世8周年大会讲话,谓:“我们的奋斗,端为世界求和平,只有为和平而奋斗,方可以救中国”,“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抗日的唯一法宝。又以人民纷纷要求支持长城抗战,蒋介石欺骗群众,付出一张空头支票说:只要“在本党旗帜下,诚心一意来奋斗”,“8年以后,我们一定可以恢复我们旧有的整个版图”。
蒋介石由石家庄到保定坐镇,外交部长罗文干随行。
国府免去张学良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本兼各职务,派军政部长何应钦代之。张立飞上海。
何应钦到任后对东北军将领说:“一切照旧,望各安心。”蒋命令何应钦取消河北境内义勇军、救国军等抗日组织,派蒋孝先的宪兵第三团到北平搜捕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破坏华北人民的抗日运动。
何应钦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傅作义部担任独石口方面防务。
汤玉麟由丰宁电何应钦、朱庆澜,解释退出承德经过,并称所部现在丰宁、隆化集结。
1934年3月12日
外交部电令华北当局向日方交涉,要求驻津日军停止越界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