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浙江|智水长流浙里启航——解码浙江内河航运现代化治理新范式

钱江晚报 2025-03-13 07:20:02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周夏林曾雯

自古以来,浙江人“择水而栖,择江而居”,人与水紧密相连。在这片濒海临江的富饶之地,水脉纵横交织,自古水运昌盛。从京杭大运河的古韵悠扬,到宁波舟山港的巨轮穿梭,江河湖海间,一艘艘船舶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绘就了通江达海的壮丽画卷。

《浪涌潮头航运浙江》专栏聚焦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感受我省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样板的实干担当。

内河航运,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是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通道。

从京杭大运河的古韵悠扬,到宁波舟山港的巨轮穿梭,从“船户跑断腿”到“数据代跑腿”,从“碳足迹”到“信用分”,江河湖海间,绿色金融的活水润泽千帆竞发,数字赋能的脉络贯通江河阡陌……近年来,浙江持续创新行业治理,推动内河航运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深化法治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实现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速迈向现代化。

数字信用赋能生态底色持续擦亮

货运繁忙的湖州港区,船老大老张正在认真倾听港航志愿者讲解“绿色信用积分”规则,船舱内终端实时传输着航行数据,这些数字将化作“诚信档案”,成为船舶融资、过闸优先的通行证。

为营造绿色低碳的诚信经营环境,着力解决现有信用评价体系无法覆盖个体船舶等现实难题,湖州市交通运输局以船舶与港口防污染为小切口,全力打造内河船舶绿色信用应用场景,为推进以信用为主体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重要经验。

船舶的环保设备、排放数据、航行记录等要素被纳入动态信用评价体系,高分船舶可优先通闸、减免费用,甚至获得“绿色航运贷”的金融加持。信用,成了水上的“通行证”;绿色,化作发展的“硬通货”。正向激励和反向制约双管齐下,也激发了船民上交船舶水污染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湖州内河船舶绿色信用试点创新应用绿水积分制,明确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周期、最低排放量和对应船舶水污染物排放记分梯度,建立船舶正常排放船舶水污染物积分兑换奖励机制,船户通过上交船舶水污染物获取相应积分分值,积分可用于兑换享受优先过闸、使用岸电等便利。在该场景的应用下,促使水运行业从业者从被动提升到主动提升的意识形态转变,推进内河水运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2024年以来,湖州航区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单次15.48万单次、接收量8.8万吨,分别位居全省前列,为实现船舶水污染物“零入河”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管理质效齐升行业治理迈向现代化

“平时开船没时间去行政服务中心,没想到今天上岸抽污水顺便在服务区政务大厅的自助服务机上就把社保事项给办妥了,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方便了!”在长兴吕山水上服务区政务服务大厅,王先生对“船员政务便利店”服务赞不绝口。

近年来,为力争打造国内水上服务区的示范标杆,长兴吕山水上服务区不断改革提升,确保提供高效优质便民的政务服务。2021年启动“船岸直办”,将船舶业务办理窗口移到岸边,解决船户“办证难”问题,船户停船即办、办完即走,缩短了船员审批事项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打造四季便利店,添设自助终端1台,地方政务服务提升至1000多项。

今年2月14日,吕山水上服务区企业(群众)服务中心日前揭牌成立,“吕享增值、幸福水运”水运集市同步开市。活动现场,各受邀摊位展示的特色化“服务”令人应接不暇:长兴县交通运输局介绍了港航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服务和水上执法小白果法治服务;县公积金中心及金融机构解答了公积金贷款和船舶抵押贷款政策;船员超市和船佳宝分别为船户提供了船用产品购买优惠及船舶交易咨询服务等。进一步让企业和船户享受交通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带来的便捷,积极探索现代化内河航运服务新模式。

纵观全国,浙江港航业治理效能独树一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政务服务系统升级,实现“掌办率”“网办率”两个100%,指标全国领先。持续深化港航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港航领域174个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内河货船“多证合一”改革经验在长三角推广,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之一,向全国6个试点城市推广。

展望未来,浙江仍将持续创新行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做好先行示范,加快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建设步伐,为交通强省、“重要窗口”建设作出更多港航贡献。(图据受访者)

0 阅读:20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