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喝奶茶边减肥”,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一诉求,现制茶饮店近来推出的羽衣甘蓝火了,社交平台上也冒出许多羽衣甘蓝“掉秤”食谱,有评论称它为“减脂必吃”和“通便神器”。
原本口感苦涩的羽衣甘蓝,突然成为“超级植物”,成为无数重视身材管理的人士手中的“网红杯”。
那么,红极一时的羽衣甘蓝现制饮品,是否真的能带来纤体轻盈的效果?
20~30元/杯,喝了真能瘦?
记者采访多位年轻消费者,受访者中有超过8成认为市面上的奶茶店推出的羽衣甘蓝饮品,其产品介绍中备注的包括“轻负担”“纤体”“轻盈”等字眼,让人直接联想起饮品有减脂瘦身效果。更有不少消费者称相比其他茶饮,羽衣甘蓝饮品的售价不低。
大学生邱沛雨告诉记者,她喝过不少羽衣甘蓝饮品,价格区间在20~30元/杯,“价格太高”。在某茶饮门店里,“轻畅羽衣甘蓝”的价格是全店单品产品最高的,比现泡茶或黑糖珍珠奶茶都要高出一倍价格。
医生:羽衣甘蓝果茶糖分与热量双高
这杯走红的饮品,真能“纤体”吗?
记者调查多家现制茶饮门店见到,羽衣甘蓝饮品并非仅有这款蔬菜,往往会搭配多款水果,更有的门店加入椰子乳与蔗糖以调和口味。
记者发现,某茶饮品牌的羽衣甘蓝饮品里除了有牛油果、草莓和酸奶,还加入椰子乳,且含糖,商家在点单页面上推荐“7分糖”(蔗糖)。
另一茶饮品牌将其羽衣甘蓝饮品命名为“瘦瘦小绿瓶”,标榜0添加糖,100%甜味来自水果。
还有茶饮品牌则给饮品命名为“纤体瓶”,同样提供甜度选择,“七分糖”亦是其推荐。“纤体瓶”的内容物不少,包含苹果、青提、柠檬和脐橙等。
图片由AI生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曾婷:羽衣甘蓝作为普通蔬菜并无直接减肥效果。添加各种“配料”做成饮料,“这样一杯饮品,糖的含量不低。本身添加水果就可能令糖分超标,过量添加蔗糖的更是如此。”
曾婷说。原本新鲜水果中的糖存在于细胞内,叫做“内源性糖”,榨汁后细胞壁被破坏,糖分游离到细胞外,变成游离糖,对血糖指标不友好,容易升高血糖。“榨汁以后,水溶性维生素会损失。”
曾婷告诉记者,做身材管理最重要是做好热量控制。
律师:商家应避免用“纤体”等词汇误导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商家有义务如实标注成分、热量及添加剂。所以消费者可通过标签得知饮品的主要成分及所含热量。若商家通过模糊话术或者虚假标签掩盖高糖、高热量事实,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此外,商家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健康权,若饮品因草酸含量高导致消费者健康风险(如肾结石),商家未标注警示信息,可能需承担产品责任。同时,商家也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广东祈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飞律师分析认为,若商家存在故意隐瞒高热量成分等欺诈行为,且该行为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
李飞告诉记者,若羽衣甘蓝饮品未取得“蓝帽子”保健食品标识,但商家暗示有“纤体”这种效果,则是违反《广告法》的规定,可能构成《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虚假或误导性宣传。而在现实中也不乏因能量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为“低卡”宣传违法而被处罚的案例。
她建议,企业严格遵守《广告法》规定,避免使用“纤体”等敏感词汇,合法使用“低卡”等有国家标准限制的词语。如实标注成分、热量及适用人群。如确实有功能性,应申请保健食品资质并标注“蓝帽子”。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权利被侵害时应寻求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