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住房被装修成“骨灰房”?虚惊背后的隐忧需化解

极目新闻 2025-03-14 19:39:00

日前,网传广东佛山天御江畔小区一业主将住房装修得疑似“骨灰房”,引发网友关注。3月13日晚,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政府相关人员回应称,经核查,涉事房屋不存在存放骨灰情况,网传言论不属实。设计图显示,房屋有部分区域规划为“佛堂”,此外,涉事房屋业主公开承诺房屋仅自主使用,不从事任何经营性活动,不作存放骨灰等用途。(据3月14日红星新闻)

涉事房屋(网络视频截图)

“骨灰房”通常指的是专为集中存放骨灰而设计的房屋,不少都是用来出租给逝者家属,供他们安放亲人骨灰。如果业主只是将过世亲人的骨灰放在所居住的家中日常祭奠,严格来说不能算“骨灰房”,一般来说,邻居也不会有太多干涉。佛山这一小区的疑似“骨灰房”,之所以让业主惶惶不安,就是因为其装修风格非常另类,透着一股“丧葬风”,业主们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跟逝者做了邻居。或许会有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一身正气又何惧怪力乱神?但客观来说,业主们的担忧并不全是因为封建迷信,而是源于风俗习惯,出于人之常情,基于对生活环境的合理关切与自我保护。在住宅楼里经营“骨灰房”,的确是太不尊重其他业主,违背了民事行为应遵循的公序良俗。设身处地想想,谁会愿意自己花大价钱买来安居乐业的房子,因为别人要“赚死人钱”而蒙上阴影,坏了名声,损了价值?如今,事情总算有了说法,不管涉事业主此前究竟是否打算将房子装修成“骨灰房”,现在都已承诺不会这么做,其他业主们暂时可以放下心来。但是,这场虚惊的背后,依然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和难以化解的隐忧。近年来,小区内的“骨灰房”屡屡成为争议焦点,大家之所以那么害怕“骨灰房”,一方面是怕自己受到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怕没人管。

因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监管部门去对“骨灰房”进行干预和管理。以此次事件为例,业主们刚开始反映情况时,南海区住建局一工作人员就在回应极目新闻记者时表示,《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中并无禁止“骨灰房”的相关条例,如果其他业主反对该业主的行为,可以向物业反映请求协调;如果认为该业主违法,也可以起诉。众所周知,集体起诉的程序烦琐漫长,如果当事业主执意要建,又没有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恐怕等上法庭的时候,“骨灰房”建都建好了。

事实上,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住宅改“骨灰房”是缺乏合法性的。据《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殡葬设施的建设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划程序,相信没有哪个小区会将骨灰房纳入规划。

而且,如果业主专门购买房屋来经营骨灰存放业务,就涉及对房屋用途的实质性变更,需要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如果未经同意擅自改变住宅用途,就属于侵权行为。

此外,“骨灰房”往往无人居住,室内烧纸点烛,火灾隐患极大,还可能污染周边环境,其存在可能已超出民法典所规定的相邻权利人应尽的容忍义务。

虽然说自己的房子自己做主,但是享受权利的前提,是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做人做事还是应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营造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

因此,要消除大家对“骨灰房”的恐惧和焦虑,法律应进一步明确“骨灰房”的违法性,发挥职能部门、社区、物业等相关机构的管理协调功能,坚决制止这种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该禁止的要禁止,该叫停的要叫停,不能把皮球踢来踢去,把忧心留给民众。

长远而言,法律责任的界定、监管主体的确立,都应该更清晰、更完善,让大家碰到类似的事情知道该怎么办。

追本溯源,“骨灰房”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城市墓地供应紧张,价格昂贵,不少家庭“一墓难求”,只能另辟蹊径。因此,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让这种新兴的骨灰安置方式能够更加规范有序,起到缓解墓地紧张的作用,就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殡葬设施的规划与管理,增加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置”片区的建设,既满足逝者安息的需求,也守护公众安宁的权利。

0 阅读:43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