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腺样体肥大、斜弱视……孩子生长路上的绊脚石你注意到了吗?

钱江晚报 2025-03-15 08:03:40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燕通讯员王丽

杭州已正式入春,万物生长的季节里,孩子的生长发育也迎来了“黄金期”。然而,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比如:脊柱侧弯悄悄“偷走”身高,腺样体肥大让孩子在睡梦中缺氧,斜弱视和近视则模糊了他们看清世界的窗口……

敏锐的家长已经早早察觉到孩子的这些问题,近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迎来了一波生长发育就诊小高峰,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愿意尝试中西医结合手段,来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脊柱侧弯,生长发育的隐形威胁

9岁女孩琴琴(化名)因身高偏矮,爸爸妈妈很着急,便带她前往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在检查中,医生发现她不仅生长激素缺乏还有脊柱侧弯,且侧弯角度已超过20度。

“脊柱侧弯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大威胁,但仍有不少家长满不在乎,临床中甚至有不少孩子是在想上生长激素治疗前才查出脊柱侧弯,不得不先纠正侧弯才能跟进后续治疗。”省级名中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推拿科主任中医师詹强表示。

经中医推拿和中药调理,琴琴的脊柱侧弯情况得到了改善,“我们觉得这段时间她长高了一点。”琴琴妈妈欣喜万分。

詹强说,推拿不仅能矫正脊柱侧弯,还可以通过刺激背部穴位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柱。当脊柱发生侧弯时,会导致整体身高受限。“轻点的脊柱侧弯,身高可能会减少2-3厘米,严重一点的可能减少5厘米左右。”詹强告诉记者,脊柱侧弯还会影响骨盆和下肢的平衡,导致下肢长度不一致,进一步影响仪态。

詹强指出,脊柱侧弯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姿态和动态表现,比如孩子坐姿歪斜、走路时肩膀高低不平、背书包时总向一侧滑落等,都可能是脊柱侧弯的信号。此外,家长可以在孩子洗澡时观察其背部是否有一侧隆起或肩胛骨不对称。青春期是脊柱侧弯进展的高峰期,尤其是女孩发育的前后两年,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

腺样体肥大,会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借力明星家长霍思燕的热搜,腺样体肥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知晓。然而,在大家的认知里,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孩子的面容,降低颜值,殊不知,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慈军曾接诊过一个6岁小男孩,很好动,面诊时一刻停不下来,且脸色暗沉。爸爸妈妈很苦恼,这么小的孩子晚上睡觉打呼噜,睡眠很浅,身高体重也低于同龄人。

经检查,男孩腺样体肥大。慈军为他做了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爸爸妈妈复诊时很感激,“不仅脸色红润了,现在他终于能睡安稳了。”之后,男孩再来复诊时,身高体重也追上了小伙伴。

腺样体肥大为什么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慈军解释,腺样体是儿童免疫系统很重要的部分,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常常因缺氧导致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身高和体重。而长期缺氧还可能损害大脑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会被误诊为多动症。另外,长期张口呼吸,孩子的面部骨骼发育异常,还会引发“腺样体面容”,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下颌后缩等,如果不及早干预,可能成永久性,后期矫正难度很大。

慈军提醒:“如果发现孩子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等,最好去医院通过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斜弱视、近视,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中,视力是家长较关注的,尤其在入学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诸力伟则认为,孩子的视力筛查得更早,3-6岁是关键期。

“孩子出生时眼球较小,表现为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诸力伟解释,临床上,部分孩子眼球发育迟缓,远视度数较高,导致图像无法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引发弱视。

他就碰到过一个6岁男孩,因为内斜视和弱视就诊,远视度数高达右眼550度、左眼575度,经过3年眼镜矫正和弱视训练,视力虽然有所改善,达到0.6,但仍没有完全达标。“我给他做了斜视手术,再结合弱视训练,视力就有改善了。”诸力伟说,“斜视和弱视是有相关性的,有的患者在手术矫正眼位后,弱视训练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入学后,大家会发现近视的孩子多起来,诸力伟说,远视储备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指标,孩子在生长发育中应该保留一定的远视度数,例如,6岁时应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过度用眼则可能会加速远视储备消耗,近视就会提前发生。

他建议,3岁入托前进行首次视力筛查,及时发现远视、散光等问题;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发现斜弱视或近视迹象,尽早到医院治疗。

长个要靠自己努力,医疗手段是科学辅助

孩子看起来长不高,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打生长激素、试试生长贴。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邵征洋指出,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助孩子长高,很受家长的认可。

邵征洋说,如果孩子身高矮小,给孩子做个全面的评估很重要,包括对孩子遗传、营养、疾病等情况的了解,当然有的孩子也需要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曾有一个6岁男孩,就诊时身高只有102厘米,远远低于同龄人。经检查,男孩确实存在生长激素缺乏问题,医生建议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这是西医治疗矮小症的规范方法,尤其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邵征洋说。

但并非所有矮小儿童都缺乏生长激素,如果孩子生长激素正常,但就是长得慢,可能就跟营养、睡眠、感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孩子医生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采用中医中药干预治疗。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判断孩子身材矮小属于中医哪个证型,再对症下药。之前有个反复肺部感染的男孩,就因肺气虚弱、屡感外邪导致身高长得慢,“我们通过中药补肺固表的治疗后,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高就慢慢上来了。”

如今,推拿、捏脊、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备受欢迎,但具体运用时还是要有选择,邵征洋提醒,比如现在很火的生长贴,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选择,如脾虚的孩子需健脾助长类的贴敷,肾虚的孩子则需补肾助长类的贴敷,对一些身材矮小兼有早发育的孩子就要选择滋阴降火类的贴敷。

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好”:吃好、睡好、动好、心情好。孩子家长更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是否均衡,避免过度进补;睡眠是否充足,避免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运动是否恰当,要以跳绳、摸高等纵向运动为主;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避免过度压力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无论是西医的精准干预,还是中医的全身调理,都是帮助孩子健康生长。家长要科学对待,避免盲目跟风。”邵征洋说。

0 阅读:6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