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申少铁
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3月1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览为期4天。本届展览会面积达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773家,设置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医学检验、外科装备、医院物联网建设、关键核心部件、人工智能(AI)及医用机器人、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等34个专业展区,集中展示1万余件医疗装备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及新方法。日前,记者走进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探访一些创新高端医学装备。
国科离子展出了三款离子治疗装置(模型):离子治疗装置HiTS400、小型化离子治疗装置HiTS400S、轻离子治疗装置HiTS200。这些离子治疗装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在甘肃武威、兰州等地投入运行或建设。装置采用“回旋注入器+同步主加速器”技术,可用于有效治疗普通放疗设备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装置小型紧凑,技术先进、性价比高,运维成本低,让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国家。
在联影展台,一台一体化CT环形直线加速器uLinacHalosTx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该设备由联影医疗耗时多年自主研发,将诊断级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进行一体化整合,搭载“影像剂量双感知”技术,全疗程感知监测患者肿瘤变化、受照剂量,提升了放疗精度和安全性。设备已在去年9月上市,已经进入国内多家三甲医院。
本次展会,联影展出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创新成果,包括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魔方智慧元”手术室、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大模型应用等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之下,均大幅提高了临床效率,提升诊疗精度及效果。”联影集团展台有关负责人介绍。
东软医疗展出了刚在国内获批上市的超高清大孔径CT——NeuVizEpochElite无极系列CT。这台CT搭载东软医疗全新自主研发的UHD超薄精雕探测器,可实现超高清成像,可以轻松应对复杂冠脉扫描。“CT采用了AI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可以自动提取病灶,甚至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可以有效提升医生的诊断效率。”东软医疗展台工作人员介绍。
将拇指和食指套进手柄,轻轻用力夹,电子视野中的手术臂顺畅地夹住了蓝色橡皮圈……在微创机器人展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通过操作机械臂,操控远在上海的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模拟进行微创手术。
“这个机器人一般用来做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比如切除肿瘤。由于操控视野好、分辨率高、机械手臂灵活,缝合创口更加精准,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孙涛介绍,这台机器人所有部件都是国产,产业链自主可控,价格和维护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要低很多。
戴上AR(虚拟现实)眼镜,眼前呈现人肺的3D模型,其中的结节病灶突出显示,拿起手术刀具对准病灶,眼镜里实时显示手术刀距离病灶距离……复星医疗器械旗下创新企业复拓知达公司展出的AI+AR肺小结节微创手术解决方案吸引不少参观者体验。“这是我们基于自己的数据和模型开发的算法,耗资近1亿元。通过结合AI智能算法和AR增强现实,让医生仿佛拥有一双‘透视眼’,精准将手术器械送入肺部病灶位置,有效提升了胸科手术的精准度。”复拓知达首席执行官孙非说。
迈瑞医疗展出了30多项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微创外科、骨科等多个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启元重症大模型让人眼前一亮。展台技术负责人介绍,模型能够通过重症思维深度分析,初步实现查知识、问病情、给建议、写病历四大核心功能,显著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减轻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目前,模型已逐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医院落地。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申少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