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便利店巨头7-11深陷多重危机,负责人回应质疑,被指“毫无反省之意”

环球网 2025-03-17 06:47:45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潘小多]“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过去,除多个品牌的妇幼用品被央视“3·15晚会”列入黑名单外,全球便利店巨头7-11的门店卫生管理等问题近日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再度引发关注。此前,7-11的多家中国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把食物放置在垃圾桶上、销售过期食品、伪造食品生产日期等问题。在日本,7-11也因食品偷工减料、利用包装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遭到强烈谴责。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期报道,7-11便利店母公司Seven&iHoldings公布的2024年3月至11月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5%,至636亿日元(1亿日元约合487万元人民币),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363亿日元。其“日本本土”便利店业务的营业利润下降8%至1829亿日元。与此同时,同为日本便利店巨头的罗森和全家,在去年6月至11月均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形成了7-11一家独亏的局面。日媒报道称,部分日本民众认为,7-11低迷的业绩和其对消费者不诚实的服务态度及产品质量有关。

据日本“Livedoor”网站报道,自2020年起,日本7-11便利店就因销售的“餐盒中空问题”饱受批评。报道称,不少门店通过垫高餐盒内部空间,给消费者营造出“量大管饱”的假象,实际打开餐盒后发现,至少有一半空间都是空的,餐食仅占整体包装的一半不到。此外,日本7-11便利店经常在包装袋或透明杯上印刷图案误导消费者,令其以为购买的餐食中包含某种食材。对此,不少日本网民在社交平台留言称,“7-11害怕商品涨价后会失去顾客,但这种做法更差劲,会让消费者失去对品牌的信赖”。还有人表示:“隐性涨价看似很巧妙,但造成的后果更恶劣。7-11还不如像罗森一样给商品涨价,至少商品是货真价实的,消费者可以在真实状况下做选择。”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与谴责,日本7-11便利店负责人此前虽承认“餐盒中空问题”,但解释此举是为了在微波炉加热时让热量传递更充分,并强调公司没有做不正当的行为。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得到日本消费者的认可。日本雅虎新闻网相关报道下的民众评论多达9000条,不少人指责其“毫无反省之意”。据《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观察,日本民众提出的问题现在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包装欺诈”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如今,深陷业绩与口碑双重危机的7-11未来之路充满挑战。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提升品牌形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7 阅读:5857

评论列表

*你最珍贵*

*你最珍贵*

4
2025-03-17 09:45

这个会不会是7-11中国的店面问题?

红河浩浩 回复 03-17 10:00
也有可能,我公司附近的一家店,里面的服务员态度差的要死,简直是垃圾,东西还死贵,第一次去买东西,也是最后一次

回复 03-17 10:00
眼在哪?下面还有一大段你没看?[横脸笑]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