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平安银行举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就零售业务的战略调整、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管理层变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作为一家以零售业务见长的银行,平安银行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扩张,但也面临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挑战。
冀光恒明确表示,平安银行将继续坚持零售为主、带有科技基因的战略方向。他指出,过去在经济顺周期时,平安银行通过快速扩张实现了规模增长和营收利润提升,但在经济调整期,部分产品策略和风险控制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了一些问题。
冀光恒提到,平安银行在过去18个月中对零售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解决了内部共识问题和配套措施问题。零售队伍的风险管控回归到银行体系内,管理模式也回归到以数据化、统一化管理为主。特别是在高风险业务的调整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银行逐步降低了高利差、高风险产品的比例,转向更加稳健的产品结构。同时,银行内部的风险管控体系也得到了加强。
冀光恒强调,平安银行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客户结构问题。过去,银行过度依赖高利率、高风险的客户群体,导致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风险暴露加剧。为此,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大力推进渠道改革,减少对外部中介的依赖,逐步建立起自营渠道体系。
然而,渠道改革的推进并不顺利。冀光恒坦言,这一过程非常艰难,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银行的营收和风险压力都在增加。但他表示,平安银行已经完成了“止血”阶段,接下来需要时间来实现“造血”功能。
尽管零售业务是平安银行的核心,但冀光恒也指出,银行未来的发展不能只依赖零售业务,必须加强对公业务的布局。他提到,没有一家大型银行是仅靠零售业务取得成功的,对公业务与零售业务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开发贷、按揭贷款等领域,对公业务的支持至关重要。
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将在未来几年中逐步提升对公业务的比重,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的均衡发展。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更是为了确保银行在长期竞争中的可持续性。
在谈到近期管理层变动时,冀光恒表示,这是基于干部梯队建设的考虑。目前,平安银行的管理层年龄结构偏大,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银行需要引入更多年轻、有冲劲的干部。新任命的王军在分行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突破困局方面表现出色,这将为平安银行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