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息,浙江宁波一位23岁的姑娘燕子(化名)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胖了”,
手脚都变粗了一圈,脸也圆了。
一个月后,她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于是就诊。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王芳经过为其查体后发现,
燕子并不是胖,而是浮肿。
化验单上的指标更是让她震惊:肌酐超过2000μmol/L!
“我从来没见到指标这么高的女患者!”
经过进一步全面的检查,燕子被诊断为尿毒症。
当王芳说出这个诊断时,燕子和家人都无法接受。
“医生,我之前身体一直都很好,也就最近几天不太舒服,
怎么会一下子就得了这么严重的毛病?”燕子反复向医生确认。
随着进一步的问诊,王芳了解到,已经参加工作的燕子这几年来从未做过全面的体检,
偶尔几次检查中发现血尿、蛋白尿,但她并没有觉得不适,就没有复查,给了疾病默默发展的机会。
当时,燕子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必须每日接受腹膜透析才能保住性命。
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未期肾病的方法之一,利用患者自身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弥散和对流的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灌入透析液并将废液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超滤过多水分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但想要回到原先的正常生活,接受肾移植手术是唯一的办法。
由于肾源有限,燕子只能选择等待。
王芳鼓励她,还这么年轻,只要积极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燕子抹着泪点头。
最终,燕子在李惠利医院肾内科、泌尿外科等专家团队的联合治疗下,
顺利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如今恢复健康的她生活回到正轨。
这些年来,燕子按时复查,情况十分稳定。恢复健康的她重新踏入社会,重启人生。
“燕子发病的过程让我们见识到了为什么肾脏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王芳也想通过燕子的经历来提醒广大市民,肾脏疾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泡沫尿、血尿等尿液异常;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由于毒素积累,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等到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出现了明显进展。
“当出现血尿、蛋白尿的时候燕子并没有重视,错过了最佳时机,好在移植手术很成功。但事实上,还有更多像她这样的尿毒症患者还在等待中,甚至没有等到。”王芳告诉记者。
公开信息显示,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超过8.5亿人,若不及时干预,肾病可能进展至肾衰竭,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019年死亡人数达310多万,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八的死亡原因。
预计到2040年,CKD将成为全球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病因。
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为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防肾脏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按时体检能够尽早揪出“蛛丝马迹”。
王芳提醒,以下人群更容易患上肾脏疾病,需要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功能。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
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进而损害肾脏。
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家族中有肾脏病患者,自身患病风险增加。
长期服用药物者:某些药物具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肾脏。
不少网友都在警惕自身健康问题并表示,这个忽视的代价太大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崔可腾综合半岛都市报、广州日报、宁波晚报、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