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在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以来,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彼时,政策的初衷在于通过调整假期安排,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强调并鼓励这一做法,无疑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有力探索。
春秋假的设置,是对传统假期模式的一种补充和优化。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假期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寒假,这种集中式的假期安排虽便于家庭安排长时间的团聚与休息,但也带来了旅游高峰期的拥堵、教育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春秋假的引入,不仅能够分散旅游人流,减轻旅游景点的压力,还能让学生们在更为宜人的季节中享受户外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一次积极促进。
杭州市作为先行者,自2014年起开始实施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参考。杭州中小学的春假通常与劳动节小长假相连,形成长达9天的连续休息期,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又便于家庭安排长途旅行或短途出游,有效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春秋假的实施,学生们得以在春意盎然或秋高气爽的时节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实践,这对于学生们拓宽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当然,春秋假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克服多重挑战。首先,如何确保教学时间总量不变、避免因假期调整影响教学质量,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上做出相应调整,确保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其次,家长的假期安排也是一大考量因素。春秋假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特别是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如何妥善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避免“假期看护难”成为新的困扰,是需要政策设计者细致规划的一环。
长远来看,春秋假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休假体系,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合理的假期安排,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激发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能力,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符合人民期待的政策创新。它不仅能够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增添新动力,更是对教育模式、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的一次积极探索与优化。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完善,春秋假将成为更多孩子成长记忆中的美好篇章。期待更多地方能让春秋假加速照进现实,从而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