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白玉京]
波音和NASA联手上演的一出太空级闹剧,终于要收场了。
当地时间3月18日,SpaceX的“龙”飞船降落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在经历了9个月的超长“加班”后,去年6月因波音公司“星际客机”技术故障而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NASA宇航员,终于返回地球了。
当初波音的“星际客机”由于推进系统故障无法按计划返回地球时,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提出派出载人“龙”飞船执行紧急回收任务。这一建议本是理所当然,然而却遭到了当时NASA和拜登政府的拒绝,这使本可迅速解决的技术问题,拖延成了一场持续将近一年的航天困局。
有消息说这2名航天员不愿意坐“龙”飞船回家,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实际上坐哪个飞船回家不是他们这个层面能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NASA的决断——或者说是白宫的新主人。
沦落为乙方的NASA
此次SpaceX执行的Crew-10任务,象征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仅是一次飞船替补任务,更是NASA过去二十年“商业航天战略”的一个转折点。从星链在太空跑马圈地,到国际空间站的日常运输,再到美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核心体系,NASA正在逐步失去对太空的主导权,而SpaceX正在取而代之。
这一切的起点,始于2010年代NASA的“商业载人航天计划”(CCP,CommercialCrewProgram)。当时,NASA希望扶持多家私人航天公司,以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并引入市场竞争。然而,SpaceX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火箭与飞船研发,迅速击败所有竞争者,成为唯一真正成功执行任务的公司。
2020年,“龙”飞船成为自航天飞机退役以来,美国第一艘成功执行载人任务的飞船。2023年,SpaceX更是击败了波音,几乎垄断了NASA的载人航天运输任务。而2025年的Crew-10任务,更是清晰地表明了NASA从“太空探索的主导者”,沦为“SpaceX的客户”——NASA不得不向SpaceX低下高傲的头颅,如果要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或接回地球,美利坚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
具体到运送航天员往返国际空间站一事,SpaceX的“龙”飞船成熟度远远高于波音的“星际客机”,如果不是NASA不想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强行花巨资力捧波音“星际客机”,明知“星际客机”发射前多次故障,还让“星际客机”带病上天,就不会有航天员上去下不来的尴尬丑事了。
屠龙少年SpaceX
NASA应该庆幸当年搞了“商业载人航天计划”,彼时无人预料到波音和诺格是如此地拉胯,也无人预料到SpaceX在卫星、火箭和载人航天业务的全方位遥遥领先。SpaceX犹如屠龙少年,击败了底蕴深厚、漫天要价的老牌航天巨头。NASA当年要扶持的是SpaceX等航天新势力,时来运转,NASA发现波音等航天旧势力已经掉队,已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自NASA与SpaceX签署总额26亿美元的载人航天合作合同以来,SpaceX共执行了10次载人航天任务(包括最新的Crew-10任务),总计将34名宇航员送入轨道,每次任务平均成本约为5500万美元。
相比之下,波音公司同期与NASA签署的42亿美元合同仅执行了两次无人试验任务,一次部分成功,一次彻底失败,其载人任务(CFT)则一再推迟,至今延误已超过5年,累计成本超支接近20亿美元。
根据美国国会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NASA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CCP)上总投入超过84亿美元,其中SpaceX占约30%,但SpaceX完成的载人任务次数却占全部载人航天任务的100%,波音则至今未执行任何载人飞行任务。
波音的民用客机出了问题,连续坠毁造成惨重伤亡,众目睽睽之下,FAA也平不了账,只能对波音施以重罚。波音的“星际客机”闹出丑闻,好在没有闹出人命,NASA比FAA柔软得多,甚至没有对波音罚酒三杯。
Crew-10任务谁来买单?社交媒体上发起过投票,选项是波音、NASA和SpaceX,绝大多数正经网友选的是波音。但在现实中,波音并不一定真会买这个单,NASA手提大笔预算可以兜底,反正花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
NASA新任局长贾里德·艾萨克曼,会开战斗机会开飞船,人生赢家。
如今“懂王”上位,NASA局长换成了马斯克的亲密战友贾里德·艾萨克曼,再加上SpaceX如日中天的地位,会让人们担心,昔日的屠龙少年,会不会变成垄断巨龙?
东方恒基~童
两个宇航员在太空滞留的每一天,是航天传统势力与SpaceX博弈的每一天,最后的结果是马斯克赢了,这可能是美国航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处理好了他们会抛掉臃肿的包袱迎来一波新的发展,不过这取决于川普-马斯克执政组合的延续时间,只要他们不再乱发大招,班子稳定,实现的可能性很大
巨补水
在研发、运营成本高昂的尖端技术领域没有百家争鸣,只有赢者通吃。NASA并没有认知到这点,过度盲信资本主义的市场化竞争。
你
如果资金充足,NASA是没问题的。因为财政拨款少,才退到民营公司后面。这只是航天事业的投资从走什么渠道的问题,反正是全体美国人买单,只不过是用交税支撑财政拨款还是买国债支撑美元发行。
神座出流
波音那两次坠机,要是其它国家的公司,会被美国罚破产。
东东格桔里
哪天老马同志不开心了,美国的航天事业如何继续。
朱迪兔?
报道很及时,这背后应该有深层次原因!
风在动
价格才是背后推动力,拖的时间越长,价格越高
南怀一
无可否认,马斯克的公司,安全性还是可靠的[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如意姑娘呢
总额26亿美元的载人航天合作合同,共执行了10次载人航天任务,每次任务平均成本约为5500万美元。这是花账吗?
gucheng
中国的神舟飞船与长征火箭都是双套,一套飞天,一套备用。
momo
🔨🔨🔨🔨
暗涌
美商业航天80年代就开始试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