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光芯片可靠性不足,暂不用于旗舰GPU

中关村在线 2025-03-20 12:34:01

3月20日,有相关报道提到,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GTC2025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尽管共封装光学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智能芯片的能效,但由于其当前可靠性尚未达到理想水平,暂时不会应用于旗舰GPU芯片。目前,铜导线仍然是首选解决方案。

共封装光学是一种结合光电技术的创新方法,通过2.5D或3D封装技术,将光模块(如硅光芯片)直接与交换芯片或计算芯片集成在同一基板或封装体内,从而缩短光电信号的传输距离。然而,黄仁勋指出,现阶段光芯片技术的可靠性相较于铜导线低了几个数量级,短期内无法取代铜导线。他进一步解释道,铜缆在可靠性方面远超现有的光子连接方式,而直接使用光子连接GPU并不具备足够的性价比。黄仁勋表示:“我们正在不断优化技术组合,但目前铜缆仍然是最佳选择。”

不过,英伟达并未完全放弃对光互联技术的布局。公司已投资光芯片初创企业AyarLabs,以探索未来的可能性。AyarLabs的硅光子技术能够以光的形式传输数据,其带宽密度比传统方法高出1000倍,同时功耗仅为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芯片中,有限度地整合光互联技术,目标是将能效提升三倍。

黄仁勋还提到,未来两年内,全球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但现有的技术难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算力需求。AyarLabs首席执行官MarkWade认为,光子技术是解决功耗瓶颈的唯一途径,但其量产可靠性和成本问题预计要到2028年后才能彻底解决。

与此同时,IBM也在积极推进光互联方案。该公司最新推出的光模块集成了聚合物光学波导技术,实现了带宽提升80倍、能耗降低五分之一的成果。此外,IBM表示,借助这一技术,GPU的闲置时间可从3个月缩短至3周,单次训练节省的电力足以满足5000户美国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IBM的共封装光学模块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0 阅读:6
中关村在线

中关村在线

最新最快最全的IT头条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