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七大城市群之一目前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群有七个,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些城市群都是以为区域内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推动区域内的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重点发展的京津翼城市群。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指导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中国城市群分布
京津冀城市群基本数据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由首都经济圈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以及河南省的安阳。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共有14座城市,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5%。总人口接近1.1亿,占全国总人口7.24%。2019年经济总量为86809.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8.76%
京津冀城市群
发展定位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与河北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区域交通体系,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疏解过境交通;建设好北京新机场,打造区域世界级机场群;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产业协作和转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严控人口规模和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贴边连片发展。
北京市
主要问题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比较大,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二是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京津冀两大核心城市并存,低等级城镇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偏少。其中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技术和产业已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天津由于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发展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在一定时期内极化作用正在增强;河北8个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与京津两市的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
石家庄
从经济总量上看,京津冀地区明显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从经济外向度来看,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京津冀地区均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市场化改革进程来看,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平均水平;从区域合作一体化来看,受行政体制约束影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缓慢。从京津冀一体化结构看,京津冀三地也存在着区域差异,区位特征、产业特征均有所不同。
天津市
发展前景目前以经济规模来说,京津冀城市群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级城市群,如果将京津冀单独作为一个经济体的话,可以排到全球前15位。但是城市群并不只是看经济规模的,更重要的是一体化的进展。就这个问题,未来京津冀将重点发展以下6个方面。
1:以雄安新区为龙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发挥京津双城的引擎作用,提升对河北各市的辐射带动力
3:扩大河北城市规模,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4:加快建设沿海城市带,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5:推进京津周边市县区与京津同城化发展
6: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京津冀城际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提升河北各市的通达能力。通过修建城际铁路,加强京津冀13个城市之间的联系。
雄安新区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认为未来京津冀城市群会发展得怎么样呢?欢迎在下方文明讨论!
更多本地最新资讯,请点击上方的↑“关注”
本文系作者独家原创 谢绝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