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产业化,上海、北京发布通用机器人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3-21 23:39:18

为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发展,各地正在推出通用平台。3月21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即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据了解,作为一款面向未来机器人研发的高性能仿真环境,“格物”一套代码能覆盖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能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除了上海,近期广东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也纷纷推出通用机器人平台。

上海发布一套代码训练百余款机器人通用平台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由行业头部企业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获批省部级上海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于2024年5月由工信部授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中心聚焦人形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围绕“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公共孵化平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创新核心智库、产业服务平台”等五大功能定位,致力于建设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系统。

对于最新发布的“格物”平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通用强化学习框架与模型自动化适配技术,一套代码能覆盖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其中,在一键式训练方面,用户仅需导入机器人模型(URDF文件),平台即可自动优化奖励函数并生成运动策略,将传统耗时数周的开发周期缩短至分钟级。

“格物”平台。图源央视画面

在多模态运动学习方面,支持双足、四足、轮式等多样化机器人形态,可自主切换行走、奔跑、跳跃等复杂动作,适应家庭服务、工业巡检、灾害救援等多场景需求。在极限性能测试方面,可模拟极端地形、高速运动及重载环境,助力机器人设计优化与形态进化,显著提升硬件方案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据介绍,“格物”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机器人原型开发。在近期测试中,搭载该平台的双足机器人Tinker展示了稳健的行走与抗扰能力,四足机器人Go2则实现了敏捷跳跃与动态平衡控制。此外,平台支持机器人结构优化,如通过调整腿长、关节偏转等参数探索性能极限,为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当天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开放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至50万元。

各地发布具身智能通用平台

AI大模型、机器人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贺晗今年就提到,从推动具身智能发展角度看,目前行业内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缺乏通用平台。因此他建议在柔性生产、医疗康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开放政府、国企主导的应用场景,同时鼓励建立跨行业测试平台,依托高校或大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中心,搭建多场景、多任务开放物理测试环境,提供多模态感知、动态决策等核心能力的标准化测试服务,降低企业技术验证成本。

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在现场发言时表示,具身智能在“智能化”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亟需一个具备多本体兼容性、多场景适应性和强大泛化能力的通用智能平台。为了替具身智能产业补上通用软件系统这块重要拼图,创新中心研发了全球首个支持多本体多场景应用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据悉,“慧思开物”能够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具备处理多场景复杂任务的泛化能力,首次实现了单个软件系统在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构型本体上的兼容,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任务,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强大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

另外,近期在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也提到,除了为企业提供AIRS系列开源工具集这样共性技术的支撑以外,还会为模型和机器人企业的数据需求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生产服务和共性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林文琪

0 阅读:15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