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梁东方 骑车带着婴儿出去玩,她突然指着对面走过来的一个年轻女子手里的烤肠“嗯”了

梁东方 骑车带着婴儿出去玩,她突然指着对面走过来的一个年轻女子手里的烤肠“嗯”了一声,那一声里奋不顾身的急切渴望之情,在还不会说话的她来说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直接引起了人家一阵捂嘴而笑。 她的“嗯”是毫不掩饰的,是理直气壮的,表达的是“我要吃、我也要吃”的意思。 她指的仅仅是烤肠本身,她没有看见人,对于人家的笑声也没有觉着有任何不好意思。 我赶紧也笑了一下,推着车子离开那个位置。 走在大街上,她一路上指着一家家的灯光明亮的店铺一个劲儿地“嗯”“嗯”“嗯”着,我居然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刚才看见烤肠的情绪延续,以为她指的是店铺的灯光装饰之类的东西呢,就随着她的“嗯”念着一家家店铺的名字,说红色的灯、白色的灯、粉色的灯之类的话,还一直骑车向前骑着车。 她见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开始浑身乱抖地闹,闹了好一会儿我才明白,这是要进去买好吃的。 于是拐向一家大型菜市场的门口,她立刻就高兴了,继续“嗯”着,却已经充满了期待的愉快。 进了一家豆腐店,人家戴着塑料手套给她抓了一点豆腐丝,她吃了一口,掉了一半,未置可否。人家又介绍了一种小包装的豆嘴儿,带汤汁的,我买了两小袋。打开一袋,她立刻吃了起来。 后来回家很久了,又说起这件事,她立刻就奔向门口的台子,那里还有另一袋!   婴儿从我的包里掏出充电宝来,我说这是充电宝,然后演示怎么把那上面的充电线从凹槽里掀起来,插到手机上充电。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充电标志了,她就高兴地拍手。然后继续将另一根线也掀起来,掀起来再按下去,她对这种设计感兴趣,感兴趣就来回重复,在重复中进行自然而然地认知。 她很快就知道了我的手机不能用另一根线充电,因为接口格式不同。至此她对充电宝的使用就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不是以前的孩子不聪敏,只是以前的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过这类与时代同步的新东西。环境里有的,才是婴儿的认知对象。我们之所以会有婴儿一下就与时代同步了,是因为我们之前的漫长人生里一直都没有接触过这样刚刚出现的新事物,而婴儿这么小就已经和我们同步了。 新东西都在日常生活里,不知不觉地有了,不知不觉就与之前的环境物质状态不同了,比如人人手里都会有的手机。从婴儿的眼光看来,这一定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每个人手上都拿着,时时不离,大人不看她就是在看手机。手机在大人的手里一对指纹就亮了,在她手里怎么按也不亮。视频通话的时候,手机里会出现远方的亲人,她会盯着手机喃喃道:“奶奶。”引起手机屏幕里的奶奶的又一次由衷的欢欣。 现在,她伸手扒我手里的手机,是在要求看给她拍的照片、录的像。看见手机里的自己,她会不好意思地笑,会伸手扑打手机屏幕,那是还不说话的她表达自我的仅有方式。 这个变化不知道具体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的,突然意识到她居然明白这是在手机给她拍照,她要看看自己的形象。这是她的认知和心智成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标志。   玩滑梯终于告一段落以后,把婴儿抱到自行车上,骑车带着她走了一段,她指着身后一个劲儿地“嗯”“嗯”,问她刚才看见什么了?要回去看? 还不会说话的她就只是一个劲儿地“嗯”。试探着问,是不是要回去?她改变了那一个字的焦急语调,变成了肯定语气。 回去是看放风筝的? 她再次使用了肯定语气:“嗯”。 这种会说话的人和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之间的对话,让人发笑。但这说明她有了方向感,知道刚才看见的有很多人放风筝的草地,在那一边,不在前进的方向上。 她不仅有了方向感,还有了记忆。因为在玩滑梯之前就看见了那片草地上有很多人放风筝,只是因为滑梯当时就在身边,吸引力更大。现在离开了滑梯,她想起来了那片有人放风筝的草地。 这一点点不经意的表现,体现着其心智成长中的重要的进步。因为有了方向,有了记忆,也就有了选择,有了自我意志。所有的一切都在萌芽阶段,都在茁壮成长。   骑了带小座的共享单车带着婴儿夜游正定。灯光璀璨的正定夜景巡行,以这样的方式展开,大人孩子都沉浸到了事先没有想到的快乐中。 满街古装的女人们引起了婴儿的注意,凝视她们大不一样的着装,还有脸上统一为冷艳风格的夸张化妆,她虽然觉到了差异性,但并不惊讶,大体上还是在世界本来如此的认知意义上的凝望而已。 婴儿对周围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现实,是没有选择的可能的,其实大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一个人从诞生到世界上开始,一直到青春年华中的选择机会来临为止,就都是随波逐流而已。 如果她生在古代,那古装就是自然而然的日常服饰。突然出现几个现代装束的人,她也一定会这样凝视吧。可惜的是,那样现代装束的人永远不会出现。倒是现在,在古城环境里出现着了古装的人,很显得顺理成章。 一代代的人们,任谁也难逃时空的限制。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有什么样的父母亲人,都属于天注定的范畴,自己所有的认知,都只能是从当下出发。以后所有的努力,都是在超越环境、超越自我的方向上努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