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粥|春潮涌动,利好政策释放消费新活力

新华报业网 2025-03-23 15:33:1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为居民增收减负,从源头提振消费,此次方案把“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

当前,消费市场春潮涌动,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消费促进活动,为全年促消费大戏奏响“春天序曲”。

2025年,江苏汽车、家电、家装家居等“以旧换新”活动继续开展,并在国补产品基础上额外加推32类省补产品,惠及面更广、刺激力度更强,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目前,江苏各地正在举办“车展+抽奖”“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活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2024年以来,江苏推动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向好、稳中有增。各级消保组织共受理维权投诉21.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亿元,在优环境、提信心、促和谐上发挥作用。

据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数据,2024年,全省超650万人次申领“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带动销售约1200亿元,使用“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27.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江苏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增长40.7%;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

激活消费“主引擎”,上海已接连出招:今年初,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相继出台,“乐·上海”服务消费券发放,“一节四季”全年扩消费重点活动排定。消费券中,集合餐饮、旅游、电影、体育等品类,促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消费的前提,“钱袋子”要鼓。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除了要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两者并不冲突矛盾。对于老百姓来说,当然希望工资能上涨,但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应该是科学和可持续的,它要覆盖所有的劳动者,当然也会更多覆盖低收入劳动者。

健全社会保障,才能更好稳定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2024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2%。上海也是全国最早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七省份之一,接下来还要稳步扩大试点。

2025年,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增收减负、丰富供给、减少限制、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促消费与惠民生,进一步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其中,通过制定促进居民增收政策实施方案,完善儿童、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扩展以工代赈支持范围,安徽争取带动15万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落实好易地搬迁、水库移民等政策,创新消费帮扶模式。

3月18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浙江将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依法严惩恶意欠薪等违法失信行为,努力实现政府无欠款、浙江无欠薪。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提供用工支持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创业,可按规定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

2025年,浙江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省外劳动力规模和省外脱贫劳动力规模分别保持在2300万和240万。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50万人次以上。

整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刘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