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