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进入尾声?业内:需要信心和耐心

羊城派 2025-03-24 20:50:35

近日,观点机构在广州举办以“筑底:增长的象限”为主题的2025观点年度论坛,房地产、金融、科技、消费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学者齐聚一堂,就房地产经济“从达峰到筑底、从负增长将再到重新增长”等问题展开探讨。

市场多方面出现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在进行主题演讲时表示,经历了三年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行业有三方面的深度调整变化。其中,销售面积相对于高点将近下滑了46%,新开工下降68%,中国的房价平均下滑了三分之一。另外,从库存角度来看,整体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仍处在高位,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

不过,据他判断:“当前已经看到多方面的积极改变,包括市场方面销售的降幅在收窄,一线城市价格出现了企稳迹象,土地成交开始有所活跃。这一轮深度调整已进入尾声。”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表示:“影响‘止跌回稳’原因复杂多变,但根本性原因依然是消费者对房价和安全交付的信心不足,以及就业和收入预期降低。”他强调,任何时代住房都是重大民生,任何时候都有重大需求,传统开发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持续,如今关键是要打造真正符合百姓需求的“好房子”,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发展。王韶表示:“党和国家正致力于消除打通影响‘止跌回稳’的痛点和堵点,我们需要信心和耐心。”

企业从多维度破局

世联行首席技术官、广州市房协专家委员会成员黎振伟表示:“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说增长不容易,说稳定更重要。关键在如何去找到增长的象限。如何冷静地、淡定地蓄力地布局。”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城市更新、代建服务、存量盘活、商业运营、资产管理等赛道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其中,广州万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凯结合荔湾区万科理想花地营造实践,讲述“未来城市”理念。他举例称,在花地湾片区的理想花地项目,活力、低碳、智慧等多元元素均有充分体现,例如一系列慢行系统可以打通走到太古里(在建)、芳村大道等,利用公共空间系统整体地打造开放的节点,同时也引进活动内容,结合商业、景观、公园、绿化、空中花路等。杨凯表示:“现在项目还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感受,就是社群的运营,尤其对大盘来说非常关键。我们专门面向业主和准业主做了各种各样的社群,活跃地举办活动。”

在德思勤集团董事长龙固新看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一定要有新兴的产业引入,“产业界定,人口增加,这个时候再配合大基建,带来的增量有可能使项目在运营上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尤其是能带来新增的科技人口。”

商业同样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熙商业董事长潘杰认为,现在城市商业迭代的新时代范式是增量开发和存量激活的有机共存,他以广州为例,从土地出让计划来看,理论上今年新增住宅配套的商业就有70万平方米,而从城中村改造的角度来看,理论上在城市更新里创造的住宅配套商业也会有210万平方米,供应十分庞大。“对于开发商来说,这些物业的去化和资金回笼,以及通过把商业物业激活带来的生活配套给到小区,给到他们的业主,是至关重要的。”

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戈鸣则从代建角度提到,代建行业在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中,除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信任及合理分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房企代建能力,即‘C端看产品,B端看经营,信任看服务’。”

房地产深度调整催生了资产重组的专业需求,宏富产业重组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黄科杰表示,他们就好像是企业的医生,先为企业做全面身体检查,而后续重组的工具有很多,第一是要建立信任,第二是找资本方法。

德勤中国企业转型与重组服务全国领导合伙人何国樑提到,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境外重组大多已展开并陆续进入最后阶段,随着内地保交楼项目逐渐完工,预计2025年的重点将转向境内债务重组及如何盘活土地资源。

文|记者徐炜伦

图|受访者提供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