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波音赢得第六代战斗机合同,进入工程研发制造(EMD)阶段,定名F-47。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空军参谋长阿尔文空军上将在场。至此,NGAD这条咸鱼又一次翻身。
在F-22进入EMD后,第六代战斗机就时不时提出,常用“下一代空中主宰战斗机”(NGAD)的名称。在201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穿透性制空”(PCA)概念,要求六代机能深度穿透敌人的一体化防空空间,在敌后有效空战并安全返回。
五代机的特征是4S:隐身(stealth)、超巡(supercruise)、超机动(supermaneuverability)、传感器融合(sensorfusion),其中超巡、超机动和传感器融合是量变,也就是说,四代机通过深度改进,也可能达到。只有隐身是质变,四代机再改进也达不到。
六代机会继续沿着4S深度发展,但全向隐身和超大航程才是质变性的特征,目的是实现PCA。
前向隐身向全向隐身是质变,而不只是量变,这是要把空战从战术层面的战斗上升为战略层面的行动。如果用地面战争来比照,前向隐身好比连排级小部队秘密穿插,这种规模的部队只能渗入浅近纵深,决定一个阵地的战斗成败。全向隐身好比师团级大部队秘密穿插,渗入的就是深远纵深,可以决定一个战役的成败。
而在全向隐身的前提下,只有超大航程才使得赋予其战术、战略意义。而对于美国空军来说,全向隐身和超大航程不仅有理论意义,更有现实意义。中国幅员广大,一体化防空技术先进。西太平洋的战场距离本来就很长,中国海军的发展实际上还把国土防空圈前推到海上了,美国战斗机必须穿透中国的海上和海岸防空圈,才能触摸到更加敏感的内圈。F-35既不具备全向隐身,也没有足够的航程,早就鸡肋了,而为欧洲前线设计的F-22的航程更短。
关于NGAD项目的进度早就有所传闻,在2020年特朗普1.0的最后日子,美国空军副部长罗帕尔曾语焉不详地提到六代机已经首飞,此后六代机的研发转入“无线电静默”。坊间传说洛克希德、波音、诺斯罗普分别提交了用于对比试飞的技术验证机,但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只是已知诺斯罗普在2023年退出NGAD计划。
多年来,各种六代机想象图满天飞,波音和洛克希德都有官方想象图公开流传,诺斯罗普则通过一则视频暗示。在2023年臭鼬工厂80周年的时候,洛克希德还很有深意地公布了一张轮廓图,引起人们的无尽想象。
现在F-47确定进入EMD。从传统研发路线图来说,F-47在理论上应该技术已经定型了,至少相当于ATF竞标结束时YF-22的状态,或者JSF竞标结束时YF-35的状态。但按照美国空军部长肯达尔去年宣布暂停研发来推断,该飞机应该还没有达到与YF-22和YF-35类似的成熟度。YF-47(如果有过这样的定名的话)的尊容和技术状态依然是高度保密的,一张藏头露尾的图片不说明问题。这可能出于“防范中国”,也可能出于高度不成熟的原因。这样的隐藏模式更与过去几十年美国空军的高调炫耀传统不符,时代真的变了。
在二战爆发的时候,美国战斗机科技只是“摸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服役的战斗机,除了P-38的骄人航程,几乎没有任何领先的地方。二战末期,美国得益于罗尔斯-罗伊斯“墨林”V12发动机,让P-51一跃而成为“二战四大名机”之一。战后初期,得益于英德的喷气发动机技术,美国战斗机开始在技术上起飞。到50年代,美国凭借雄厚国力和供应链,已经一骑绝尘了。
此后,美国战斗机技术一直领先。相比之下,曾经领先的欧洲代差级地落后于美国;而倾尽国力、军工优先的苏联也总是慢一步。等到冷战结束,美国推出五代机的时候,欧洲只有“大跃进”到4.5代“两风”的本事,然后试图让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两风”四舍五入真可以冒充五代机一样;而俄罗斯虽然2010年拖拖拉拉地推出苏-57,但在4S中只做到2S(超巡、超机动),另外2S(隐身、信息融合)做到一半都是讲礼貌了。对此早有预判的美国,在推出“低端五代机”F-35的时候,自信已经端坐战斗机食物链的顶端。
这一局面直到中国歼-20横空出世才被打破。虽然现在还没有歼-20与F-22正面过招的可核实报道,但歼-20对F-35“骑脖围观”得到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现空战司令部司令)威斯巴赫空军上将隐晦承认。
现在中国第二款隐身五代机歼-35也正在加入战局。这款飞机是针对F-35的缺点设计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是“F-35本来应有的样子”,对F-35产生了额外的压力。中国的两款五代机,让美国空军对丢失“五代机优势”很焦虑,但偏偏NGAD却因为成本太离谱而举步维艰:在2024年底肯达尔下令暂停NGAD计划、留给下一届政府决定的时候,声称还需要200亿美元才能完成EMD。
现在谁都说不清楚美国已经为NGAD前期研发投入了多少。当年美国为了研发F-22投资约400亿美元,F-35约550亿美元。如果200亿美元就是NGAD的研发投资大头,那这个项目非但不应该下马,反而应该树立为多快好省的楷模。而且根据美国方面早前估计,到投产时,NGAD单价会高达3亿美元。
必须说,200亿EMD投资和3亿单价都是现在的乐观估计。按照历史经验和现实轨迹外推,200架NGAD的全寿命开支可能高达1.7万亿美元。这使得F-35项目都相形见绌,毕竟虽然2024年美国政府问责署(原总审计署)估计F-35计划全寿命开支要2万亿美元,但那是近2500架飞机。
路过而已都不行
还好中国提前公开试飞了六代机,不然现在网络上又是一片高潮
豆友203922258
霉菌的战略一直都是建立在第一二岛链与解放军决战上,补给距离太长注定他的成本少不了[doge]
小桶
我们能够预判到强敌的预判,保证了自己少走甚至不走弯路。而这种超越,往往就是几十年内都让对手无法追上的![点赞][点赞][红脸笑]
坦克手
歼20用鸭翼是因为发动机差。 美国发动机推力造假。 美国飞机用上了鸭翼。 [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唯心主义
美国梦
罗晋
美国奇思妙想不缺,缺钱。
諟菈洣蘇
F-47,爱妇死逑,这货能成功,太阳从西边升起。
天造地设堂本家
你写的字再多,也不能帮它攒出一架飞机。
?趴趴
我怎么觉得,现今的美国造六代机就几乎与印度的跟着中国造两栖攻击舰,万吨大驱逐舰,还有电磁弹射航母,是一样一样滴哟?真是有的一拼了啊?
甘绒
现在的美国除了搞笑,表演还有啥?它连一场山火都扑不灭。
Breath
六代机的故事继续上演,还要不停地演绎,美国六代最终是什么样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