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3亿60岁老人,没想到今年两会扎心的提案,竟是靳东提的,他直言:中国60岁以

清音绕耳旁 2025-03-25 14:54:17

事关3亿60岁老人,没想到今年两会扎心的提案,竟是靳东提的,他直言: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三亿多,如果国家能像查户口一样查遗嘱,多少家庭悲剧可以避免? 靳东在两会上提的国家遗嘱库,说白了就是给每个家庭发个金牌,你看现在多少家庭因为遗产闹得老死不相往来? 北京那俩没遗嘱的案子,房子存款全充公,亲生骨肉哭天抢地有啥用?问题是老人想立遗嘱,跑断腿都找不到靠谱地儿! 你以为遗嘱只是一张纸?错!它是家庭关系的照妖镜 北京昌平区法院去年判了个让人唏嘘的案子:41岁的赵女士去世后,留下数百万遗产。因为没立遗嘱,叔叔姑姑舅舅姨妈们在法庭上打成一团,最后房产被国家收回,存款按帮扶比例分给亲属。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心寒? 更讽刺的是,赵女士病例上写的近亲属是叔叔,可法律只认白纸黑字,亲情在冰冷的法条面前不堪一击。 这不是个例。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2023年登记保管的遗嘱超31万份,其中60%因形式不合法被判无效。杭州国立公证处主任童丰说得直白:“很多老人找我们时,连遗嘱怎么写都不清楚,更别提录音录像、见证人这些要求了。” 有人说,不就是立遗嘱吗?国外早就玩明白了。美国用遗产信托把财产交给专业机构打理,戴安娜王妃的遗产就是这么让两个儿子30岁时拿到千万英镑。 日本更夸张,书店里有100多种遗嘱指南,还有《遗产时报》专门帮老人解决难题。 反观中国,很多地方连公证处都排不上号,更别提区块链存证、遗产管理人这些先进玩意儿了。 不过,中国也在悄悄进步。中华遗嘱库2023年白皮书显示,“00后”立遗嘱人数三年增长24倍,年轻人开始用遗嘱规划虚拟财产,连游戏账号、比特币都能写进遗嘱。 国家出手查遗嘱,是好事还是多管闲事?反对者担心隐私泄露:“国家查遗嘱,是不是要把家底都抖搂出来?”但支持者觉得,这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刚需。 浙江遗嘱库负责人叶世娟讲过个故事:有位90岁老人想把房子留给保姆,子女天天闹着要继承权。工作人员花三个月调解,最后老人把房产分给子女,存款留给保姆,一场家庭危机才算平息。 更关键的是,遗嘱能倒逼家庭关系修复。中华遗嘱库推出的“幸福留言”服务,让老人在遗嘱里写下心里话,有的子女看了录像当场痛哭流涕。这哪是遗嘱,分明是家庭矛盾的灭火器。 靳东的提案能落地吗?其实已经有“样板间”了。 别以为国家遗嘱库是空中楼阁,中华遗嘱库就是现成的“试验田”。 这个公益项目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在60多个城市设立分库,用区块链技术存证,法院开庭时能直接调用数据。去年还推出遗产管理人制度,帮遗嘱人指定执行人,避免继承人扯皮。 但问题也不少。上海的哈同遗产案打了16年,涉及一亿七千万财产,最后还是靠法院调解。要是当时有国家遗嘱库,哪至于闹成这样?更现实的是,很多农村老人根本不知道遗嘱是啥,连公证处都找不到。 有人说,立遗嘱不吉利,可人生无常,意外随时可能发生。2023年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立遗嘱人户均资产744万元,房产占比99.78%。这些财富背后,藏着多少家庭的秘密? 靳东的提案上了热搜后,有网友评论:“支持国家查遗嘱,但别搞成形式主义。”也有人担心:“老人被子女胁迫立遗嘱怎么办?”更有年轻人直言:“我连对象都没有,立遗嘱给谁看?” 其实,遗嘱不是终点,而是家庭关系的新起点。当3亿老人都能从容写下“身后事”,当亲情不再被金钱绑架,这个社会才算真正成熟。你支持国家遗嘱库吗?如果现在让你立遗嘱,你会怎么分配财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