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术机器人出手精准助力,直肠癌患者圆了“保肛梦”

新浪财经 2025-03-25 19:37:33

转自:上观新闻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能否保肛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最关心的话题。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学部主任钟鸣教授团队在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成功为一位直肠癌患者实行根治手术。有了“巧手”“慧眼”精准助力,七旬患者圆了“保肛梦”,为更多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用得上、用得起”的智慧医疗技术新选择。

今年70岁的李老伯(化名)来自江苏盐城,在被确诊为中低位直肠癌后四处求医。近日,他来到公利医院普外科门诊就诊。面对患者保留肛门的意愿以及肿瘤位置特殊、手术空间狭窄等问题,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机制,集结普外科、肿瘤科、影像科、麻醉科等专家团队进行联合评估,决定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微创”手术机器人来辅助实施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现场,钟鸣主任团队借助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仅在患者腹部开设了4个钥匙孔般大小的切口,灵巧的机械臂通过这4个切口深入盆腔,凭借高清三维视野,手术团队精准地完成了直肠系膜游离、肿瘤病灶切除以及淋巴清扫等操作。术中出血量不足50毫升,整个手术过程历时约2小时。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

据了解,直肠位于盆腔,周围都是骨性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包绕,尤其是男性患者,骨盆狭长,空间极小,手术暴露和肿瘤分离极其困难。钟鸣主任介绍:“对于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机器人辅助切除对于提高切除率、保护脏器功能、提高保肛率都很有帮助。”

相比常规的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臂结合了人手的灵活性和腹腔镜系统的微创优势,并突破人体操作的局限性,可在狭小空间内多维度完成更精细的操作。此外,机器人手臂的滤震作用可以始终保持稳定,避免因为手抖等意外划伤组织的风险,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更重要的是,腹腔内三维立体高清放大影像能把肉眼不易观察的组织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医生识别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可以有效保护重要管道、神经,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钟鸣告诉新民晚报记者,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验证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效能,更打破了进口设备的技术垄断,大幅降低了医疗成本,未来将使更多患者受益。公利医院将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并与研发机构联合优化人机协作流程,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