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医药在巴西:
尝鲜“开直播”针灸号难求
林春茵
在巴西圣保罗的东方街,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于近日落成,其目标是打造南美荟萃中医药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地标。
基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一楼是药店和培训馆。店内货架上陈列着被引进巴西的“中华老字号”佛慈制药多款产品。
“佛慈制药有近百年历史,很多旅居南美的老侨都很熟悉。”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巴西达明公司董事长方芳介绍,目前,该基地通过直播、在线课程和养生讲座等方式,让更多巴西民众和巴西中医师了解中医方剂。
负责直播的巴西女孩费尔南达说,直播在巴西还属于新事物,目前每周一次的直播主要是结合中草药疗效,在线讨论巴西人感兴趣的健康话题,包括女性健康和养颜养生等。
基地二楼是医馆。在基地主任医生王龙的诊室里,这位出生于广州、曾赴香港深造的巴西华人医生正手持探头为一名慢性病患者做脉冲治疗,之后他又取银针在患者的曲池穴和手三里穴缓缓施针。“中医在干预慢性疼痛和组织恢复领域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王龙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王龙医生医术挺好,我每个月都靠他施针来缓解肩酸手痛。”72岁的市民罗德里格斯说,他唯一的苦恼就是“患者太多,挂不上号”。
王龙表示,目前他最关注的是巴中在“人工智能+医疗”方面的合作,这也是该基地将着力探索的方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可以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
巴西医生布鲁诺·利莫罗也希望借助基地这一平台,接触、对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的最新资讯和合作机遇。布鲁诺前几年赴中国厦门研修中医,对当地医生的岐黄之术和机器人手术都印象深刻,十分关注中国针灸机器人、“中医CT”人体数字画像系统的研发进展。
“中医药历史悠久,人工智能将激发它的巨大潜力,这也将造福巴西民众。”布鲁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