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白波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昨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试图以关税和制裁等经济手段实现外交目标。关税有百害而无一利,亚洲各合作平台和对话机制的所有成员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地缘政治紧张形势下,美国试图迫使东盟“选边站”以对抗中国,例如发起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但收效甚微,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愈发紧密。美国为何无法拉拢东盟?马尔迪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中美关系的影响。“与此同时,东盟国家重视战略自主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与美国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因,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位前外长表示,东盟几十年来一直推动合作平台,例如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这些平台允许美国和中国与东盟在一个共同机制下讨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东盟国家渴望确保关系稳定。在他看来,中美之间的关系具有战略稳定性,中国近些年一直信奉的共同安全、共同稳定、共同繁荣等理念至关重要。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享受安全是一种共同的公共利益,因此,必须确保美国和中国以积极的方式发展关系。
美国新政府肆意挥动“关税大棒”,连盟友和伙伴都未能幸免。马尔迪表示,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美国的发展影响着所有人。近期美国的一系列举动引人注目,体现出试图以关税和制裁等经济手段实现外交目标的倾向。
马尔迪说,亚洲重视自由、公平和开放贸易的理念,这有助于让所有人享受更多繁荣、发达和稳定。通过单方面征收关税来限制贸易的举动并不罕见,关税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也没有人能在关税战中获胜。亚洲地区各个合作平台和对话机制的所有成员应该表达共同的声音:够了,是时候采取明智的做法了。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来解决,而不是征收关税,这有百害而无一利,无论对美国、亚洲还是双方的人民。
菲律宾现任总统上台后,南海问题再起波澜。但在东南亚国家中,不断“挑事”的菲律宾也显得十分另类。马尔迪说,印尼一直将海洋视为一个让各国团结在一起的领域。“我们认为,南海问题有可能让我们整个地区在这个问题上团结起来,而不是分裂。”马尔迪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早在2002年就凭借智慧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大家认识到,南海问题是一个需要建设性接触和对话的问题,需要通过和平手段进行管理。
“我们很幸运,因为这一愿景,我们已经有了路线图。现在需要做的是我们所有国家兑现这一承诺,确保中国和东盟的南海对话带来稳定和共同繁荣。”马尔迪说,尽管南海问题十分复杂,大家有各自的主张,但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同意——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使用武力来解决,“这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了我们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