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教委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中国民航大学申报的“构筑AI赋能学教深融新范式,创新飞机客舱数字化教学新模式”“人工智能赋能电类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两个案例成功入选,标志着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本科教育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构筑AI赋能学教深融新范式,创新飞机客舱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案例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行业要求不满足、实训资源不充足、教学情境不丰富等痛点问题,搭建立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建立民航思政资源库,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以A320动态模拟舱为切入点,开发主流机型VR全景平台,实现虚拟场景与真实情境同向聚合;构建全生命周期智能助学体系,应用即时抢答、线上互动、知识图谱、AI学伴等教学功能,为学情研判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教学过程的动态可视化、精细个性化与数字智能化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全方位的深度知识能力“画像”,实现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
“人工智能赋能电类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案例针对电类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接线检查费时、过程评价困难、实验成绩区分度不高等问题,引入基于机器视觉的实验接线检查辅助系统,实现实验接线的自动识别与智能检查,提高检查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实验教师工作强度;通过在线识别学生实验过程行为信息,对不遵守实验纪律与违规操作进行及时预警,确保了实验过程安全有序,为实验成绩评定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现场设备自动记录和统计实验学时等教学信息,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民航大学不断探索“AI+教育”改革,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深入推动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逐步形成一批数智教育新场景,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虚拟场景与真实情境有机衔接、多元化精准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