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麦芽糖酿大祸,看看孩子边吃边玩有多危险

金羊网 2025-03-26 19:38:04

“抬起手来。走一段路看看……太好了!”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郭少雷副教授在诊室里为前来复诊的6岁男童小朱做完简单的体格检查后,悬了好久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就在三个月前,他与团队合力把这个孩子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当时小朱手里拿着卷有麦芽糖的筷子,边吃边玩,不小心摔倒在地,筷子从口腔刺入,直接贯穿颅底,深入小脑区域,生命危在旦夕。郭少雷提醒,类似案例在临床屡见不鲜,孩子在接触筷子、笔、棒棒糖等尖锐物品时,家长一定要在一旁监管,不要让孩子边吃东西边玩。

惊险一刻:筷子刺穿颅底,生命危在旦夕

去年年底的一天,妈妈把顶端卷着麦芽糖的筷子交给小朱,甜丝丝的感觉在嘴里化开,小朱在家中开心地跳着跑着,却一不小心摔倒了。这一瞬间,悲剧发生了——筷子从口腔直直刺入,长长的筷子完全没入口里。这一意外让小朱痛得嚎啕大哭,也让家人吓得手足无措。妈妈抱着小朱焦急地送往当地医院,CT检查发现筷子从口腔刺入,直接贯穿颅底,深入小脑区域,由于伤情过于复杂,辗转多个医院,医生们都因风险过高而不敢贸然处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孩子的情况愈发严重,生命危在旦夕。但由于伤情复杂,多家医院均表示无法处理。最终,在多方打听下,家长抱着最后的希望,将孩子送到了中山一院。

妙手仁心:周密方案,成功施救

接到患儿后,中山一院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救治流程。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专家团队发现筷子刺穿颈静脉球,紧邻重要的后组颅神经和血管结构,手术风险极高。面对如此罕见且复杂的伤情,为确保手术成功,神经外科在张弩教授领导下开展了包括影像、麻醉、口腔、儿科等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反复商讨每一个细节,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并准备了多种应急预案。

手术由多次成功完成颅底沟通性异物外伤的郭少雷副教授亲自操刀,术中按照预案,神经外科团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手术操作。如同在刀尖上起舞,既要精准地取出筷子,又要尽量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还要面对破裂颈静脉球引起的大出血。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终于成功完成,筷子被顺利取出,孩子的生命得以挽救。

顺利康复:精心护理,重获新生

术后,小朱被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儿清醒拔管,仅2天就转到心儿科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患儿恢复良好,神经功能完好无碍,未出现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周顺利康复出院。近日,小朱回到医院复诊,目前恢复顺利。

异物插入体内不要自行拔出,或造成二次伤害

这一惊险案例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医疗救治,更是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郭少雷副教授提醒,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家长注意事项

1.加强安全教育: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嘴里含着东西奔跑、打闹,尤其是尖锐物品,如筷子、铅笔、玩具等硬物,避免此类意外再次发生。

2.做好监护工作:在孩子玩耍时,家长要尽量在视线范围内陪伴,尤其是在孩子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活动时,更要密切关注,防止意外发生。

3.掌握急救知识:若发生此类意外,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自行拔出异物造成二次损伤,并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家长应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等,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处理,为孩子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小朋友注意事项

1.增强安全意识:小朋友们要明白,嘴里含着东西奔跑是很危险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

2.学会正确玩耍:在玩耍时,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和方式,避免进行一些危险的动作,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文|记者陈辉通讯员章智琦

图|由医院提供

0 阅读:7
金羊网

金羊网

羊城晚报官方网站金羊网

作者最新文章